新小说

第六章 苦修之后换根基(2 / 3)

不错不是吗?……

《白山黑水养气明心经》所修来的真元质量上自然是远远不能和《道经》的无量混元真元相比,所以当开始运转《道经》后,便见白山黑水的真元飞速的开始消失,而大概每二十份的白山黑水真元才勉强的化作一份的无量混元真元,还是看起来十分稀薄的。

所以在最后,林清羽那些在自己看来还算浑厚的真元当完全转化之后,在丹田气海中就仅仅剩下了不到婴儿拳头大小的一个底子。

吓得林清羽不敢出关,专心凝练真气,加强根基。

直到当林清羽感觉短时间内不会再有进步,破关而出以后,发现已经是寒来暑往三年过去了。

而为了打牢根基林清羽真气完全转化之后继续修炼,而今真气品质自是远胜之前,量上来说也比转修之前多了两倍。毕竟他是刚一筑基就转修了的。本身底子虽然好,但当初毕竟是没有积累过。

而现在,林清羽的一身真气在筑基初期的层次却可以称得上一声浑厚了。而且林清羽还发现以无量混元真元施展法术威力也要强出几分,御使法器也更得心应手。

要是斗法的话,林清羽有信心打十个之前的自己,无上功法,确实名不虚传。

筑基之境才算是正式踏入了修道的门槛。而这个境界就是修士们用来积蓄真元,打熬法体,明悟自身的时期。

只有基础打的牢固才能度过心寂之境,明悟道心,而后才会有机会踏入玉液期,不然的话基础不牢,别说元神,金丹下品都是奢望。

而在筑基境,修士们通常都是内修真元,外练法体,当真元积蓄圆满,法体无暇,便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心寂期。

而心寂是一个过程,有的修士能很快明悟自己的道心很快的走出,有的却直到寿元到头也不能够铸就道心。

只有当修士真元积蓄圆满,法体无暇,道心铸就之后,才会踏入玉液境界,三者缺一不可。

而玉液期无论在哪都算的上是修道有成了,毕竟金丹境界这一门槛不是谁都能踏入的。一个金丹宗师之境前,埋葬不知多少求道之士。

在功成出关之后,林清羽首先便开始熟练自身的五门天赋小神通,毕竟之前忙于转修,至今三年才有功夫关注自身的天赋小神通,想想竟然还感觉有些对不起他们。

五门小神通各有侧重,六甲奇门自不必说,其他几门也都各有妙用,让林清羽很满意。就算不会其他的手段,单凭几门小神通在凡俗世界林清羽确实饿不死了。

而在熟悉了小神通之后,林清羽也尽快的把黑水隐杀剑给祭炼了,毕竟作为护道之器,也是林清羽目前所掌握的品阶最高的法器,重要性,实用性都是很高的。

至于其他法器?还是就想想吧,白山散人自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