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泰宁卫(2 / 5)
他笑着说道:“吴克善,你的汉话说的不错,你这个泰宁卫指挥佥事是怎么回事?”
吴克善退了两步,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枚印绶,从锦缎中将印绶取出和信牌一起,放在了盘子上,再往前走了两步,恭敬的说道:“臣的父亲是泰宁卫的指挥佥事,按制臣承袭此位,这是先皇帝赐下的印绶和信牌,还请万岁查验。”
“臣等时刻感念朝廷王化之恩德,这指挥佥事的印绶和信牌一直小心保管,未敢掉以轻心,任何泰宁卫诸军事,都会用到此印,还请万岁明鉴。”
朱由检看着底部磨损严重,但是上面却是极为干净,的确是日夜擦拭的印绶,朱由检仔细看看了尾款,才愣愣的问道:“你这个先皇帝是成祖皇帝吗?”
朱由检看到了永乐印绶监制的字样,实在是有些惊讶万分!
“当初太宗皇帝远迈沙漠,王化草原,教化我苦寒百姓,设立了泰宁卫,自然是太宗皇帝。”马克善极为小心的奏对着,但是依旧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坚决称朱棣为太宗皇帝,而不称成祖皇帝。
朱由检有些尴尬,一个草原的蒙兀人,似乎对太宗的庙号,比他这个皇子皇孙还要计较。而且因为刘大夏的缘故,永乐年间很多的文书被毁,朱由检甚至都不知道泰宁卫具体在哪里。
这就很尴尬了。
“永乐皇帝赐下的印绶和信牌,至今保留如此完好,而且底部磨损,字样都看不清了,这样,你在营中多待几日,朕让印绶监做一套新的泰宁卫印绶给你,可好?”朱由检将印绶放回了盘子里。
蒙兀人对朱棣有他们的称呼,朱由检并不了解,事实上,在辽东,和绝大多数的蒙兀人的称呼里,永乐皇帝依旧被称作太宗皇帝,而不是成祖皇帝,这和关内迥异。
马克善犹豫了很久,又噗通一声跪下,俯首说道:“臣有个不情之请,永乐皇帝赐下的印绶,还能给臣吗?”
“起身说话,朕不喜欢和跪着的人说话,按理说是不能给你的,但这个不情之请,朕允了。”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个皇帝两种叫法,成祖、太宗,都是朱棣本人,既然有异议,那就搁置争议,取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叫法,一帝二表,换成共识,不就妥了?
而马克善直接改了称呼,自然可以。
更重要的是,朱由检显然是听明白了,这套印绶和信牌,在他们的科尔沁部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着一种正朔,意义重大,这也代表着马克善没说假话,的确是自永乐年间至今,两百年来,他们都一直在用这枚印绶,来作为权力交割的象征。
这就是意外的惊喜了。
“谢大君隆恩。”马克善满是惊喜的站了起来,他还以为大明那种比较古板,但是显然几句奏对间,他就见识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