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冯建军队的两面性(2 / 6)
分的庆幸了。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
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
想要千里勤王,最少要筹措三个月的粮食,才有可能上路,随着行军的路程越来越远,所需要筹备的粮草,会指数的增加。
军队是去打仗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的。
不掠民,他们能怎么办?
饿死?
或者路上消耗了太多的粮草,导致战事稍有不顺,就地解散?
在封建时代的被打散的兵匪,像两宋交际时的戚方、桑仲、李成这种的,别说放火打劫了,吃了你的酒、掏干净你的粮、睡了你的媳妇闺女、还要杀你全家。
这就是兵匪的常态。
岳家军为什么可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因为岳家军的军纪严明,其次是才是岳飞本人非常擅长回易与屯田。
回易就是军队创收,岳飞本人也担任屯田使,屯田有方。
在行军之前,会有三个月左右的粮食屯集在军营上,随时可以应招出征,随时可以作战,在行军的路上,保证粮草。
但回易和屯田,并非军纪的保证。
比如南宋初年的清河郡王张俊,那也是一等一的回易创收的高手,但是张俊搞得钱,完完全全都用在建西湖行在太平楼和为难小偷身上了。
【俗云张循王(俊)在日,家多银,每以千两镕一球,目为没奈何。】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为了防止小偷偷走自己的银两,张俊的选择是每一千两,就铸造一个银球,连小偷看到张俊的银子,也只能“没奈何”。
岳家军能真正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原因,是无论岳飞还是岳飞手下的将领军官,绝大多数出身贫寒,把士兵们当人看。
活着的时候,好吃、好喝、好操练;
立了功勋及时上报,不隐瞒、不夺占;
受伤了好好治疗,由主帅岳武穆亲自喂药;
战死了家属抚恤从优从厚;
人头赏、抚恤金从不克扣侵占;
将士出征的,留在鄂州的军队亲属们,还有专门的居委会大妈,做心理咨询和民事调停。
战死之后,不仅仅只有一个噩耗传来,还有抚恤,还有来自朝廷的肯定。
战死之后,岳家军也能真正的做到了汝之妻子吾养也,对妻子的改嫁还由居委会大妈亲自把关,对战死军卒儿子的赡养,那可是文武双修,练武读书识字,应有尽有。
岳飞的第二任妻子李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