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二百二十三章 王伴伴的袖子里揣着什么?(2 / 5)

九年战争期间,1694年,苏格兰人威廉·彼得森,为英吉利皇室筹集战争费用,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取得了货币的发行权。

而英格兰银行自此之后,就成为了英吉利、苏格兰及爱尔兰王国的中央银行。

英国的央行、英镑自始至终的发行方英格兰银行,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家私人银行,一直到后世的二十一世纪,同样也是一家私人银行。

1688年在伦敦爆发的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他们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央行也是在此基础上确立。

政治和经济上的确定,让英吉利的政治金融变得稳定,自此之后,英国人就跟开了挂一样,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业革命,走上了日不落帝国的道路。

是资产阶级带来了工业革命?

其实不是。

是政治、金融环境变得稳定,社会趋于安定,生产力开始指数型的增长,才诱发了工业革命。

和中国人的“劣根性”没啥直接关系。

毕自严提议,朱由检批准斧正的大明银庄,就是大明的中央银行,朱由检绝对不允许任何明公、勋戚去染指这个可以影响大明经济健康的机构。

“我今天不是当谁的说客,万岁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若是万岁撑不住的时候,就喊我一声。”张嫣起身,拖着长长的衣裙离开了正殿,回到了东暖阁。

朱由检看着张嫣的背景,对着早就躲得远远的王承恩挥了挥手,低声嘱咐着:“联袂后宫的这几家都查一查,写到黑名单上。”

黑名单,是王承恩手中掌握的一个名单,但凡是出了什么恶心的事,从黑名单上找就对了。

最初是朱由检登基,王承恩宣旨的时候,跪在地上睡着的那些朝臣起,这个黑名单就在不断的建立着。

大明已经到了不见血,不能够推动改制的时刻,对于杀人,朱由检向来是没什么抵触情绪的。

正如耿如杞在大小平顶山的争夺中,大量杀俘之事,朱由检看都不看。

朱由检站了起来,看着身后巨大的堪舆图,辽东的诸多城镇被标注了出来,朱由检微眯着眼看着辽东的广大区域,任何一个大于一万人口的部族,都被明确的标注在了堪舆图之上。

无论是大明的明公、亦或者是建奴自己本身,对于新帝登基后的种种政策,都是十分认可的。

尤其是在一件事上,那就是大明皇帝,从未降旨褫夺努尔哈赤的龙虎将军的封职,也未曾收回对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黄台吉的建州三卫的指挥使的封职。

在大明与后金的战争中,朱由检对内对外的口径都是极其统一的“内战”,而非异族侵略。

老奴酋在《七大恨书》的檄文中,明确的表示:【我祖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