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七十九章 臣以为,此人罪该万死(3 / 5)

围困锦州,应该采用徐徐逼近锦州城,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切勿浪战,决战。

兵部尚书陈新甲督促洪承畴出兵,崇祯皇帝下了持重之下,速战速决的诏命。

洪承畴反复上谏无果,最终只能听从朝廷军令,以速战为方针,草率的进兵,被围困在了松山城内,动弹不得,陷入了战略的被动之中。

这次大战,大明一败涂地,安内无兵,攘外无将,再无崇祯之契机。

崇祯皇帝并不通兵事,但是他总是喜欢指挥,比如崇祯十五年,孙传庭领兵至潼关,崇祯皇帝三番五次下诏令其出兵剿匪。

可是孙传庭手里满打满算就五千老弱病残,到了潼关,要人没人要粮没粮,要剿匪,也要等孙传庭整理当地军屯,征召善战军卒,关外是近百万的起义军,孙传庭拿什么平叛?

可是皇帝的命令一直下,孙传庭出关平叛,最终战死沙场。

崇祯皇帝闻讯,认为孙传庭诈死潜逃,既不赠予谥号,也不赠予恩荫,在西安被攻破之后,孙家夫人张氏率领二女三妾,投井自杀,只剩下一个幼孙孙世宁被一老翁收养。

孙传庭未有谥号和赠官,也未有恩荫,直到乾隆四十一年,喜欢盖章和收集古玩的乾隆皇帝,终于寻到了大顺军的军备志,才确认了孙传庭是战死沙场,并且寻到了墓地和旧物之后,乾隆皇帝为孙传庭追谥忠靖,并且赠了兵部尚书官职。

孙传庭为大明尽忠到了最后,却没有换来身后名,反而是清廷为他进行了追谥,不得不说,乾隆皇帝玩暗讽的把戏,真的是炉火纯青,这是对崇祯皇帝最好的讽刺。

崇祯皇帝不通兵事,还屡屡下令,让大明军如何如何,不了解详细情况,坐于庙堂,而控师万里之外,这些明末的将领们,想打胜仗,实在是太难了。

其实也不能只怪崇祯皇帝,言官们天天耳边叨叨,尾大不掉,效李成梁之法、关宁军前例等等,说的多了,皇帝心里能不犯嘀咕?

而且还有一个与东林党十分亲近的曹化淳,旁敲侧击,潜移默化之下,大明年轻的天子,很容易就被操控了。

但是现在,朱由检身边,跟着的是持重的王承恩,不该说的话,一句不说,不该问的话,一句不问,该说的话,却是从来都不含糊,哪怕是让皇帝有些略微难堪,王承恩也从来没避讳。

以至于王承恩客气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都引得朱由检哈哈大笑。

王承恩不当讲的话多了去,朱由检却从不在意。

朱由检为何对王承恩屡次犯禁,直言劝谏从未介怀?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这一点上,洪承畴在被俘之后,写下了“君恩入山、臣节如山”之后,在黄台吉礼贤下士的表演和孝庄文皇后出面劝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