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七十七章 轰鸣的祈家堡(3 / 5)

让镶白旗做先登,正白旗压阵,直取祈家堡了。

“义父,此时豪格领兵直扑祈家堡,我们是不是要开关协防?”耿精忠紧蹙着眉头问道。

毛文龙却摇了摇头说道:“不,你们仨看那里,正白旗位置,若是我们从连山关直扑而下,就一头扎在了正白旗的口袋里,我们这五千东江正军,和对面近两万余的正白旗正面交锋,你们以为我们会有胜算吗?”

“若是镶白旗攻势猛烈,祈家堡的辅军会直接弃城。而后我们同样会从山道撤退。”

“啊?!”三个义子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的义父,这说了半天,布防了这么久,居然要撤退?

毛文龙理所应当的说道:“那祈家堡就是一个跃马上城墙的土堡,人数不过两千辅军,豪格带着一万人扑过去,你们以为守得住?不撤,留着被黄台吉吃掉吗?”

毛文龙整军的目的居然是撤退?

豪格完全不知道,他是一个很谨慎的人。

在大政殿议事中,豪格也常常以谨慎保守著称,但在正旦大朝会上,黄台吉问大明、朝鲜、察哈尔这三个地方,应该先打哪里。

而豪格第一个站出来说,要打大明朝。

如果仅仅得到锦州,其他城池却完全得不到,与大明之战,就是旷日持久,胡人国运不过百年,劳师疲众,不利于后金汗国局面,应该联袂察哈尔,破喜峰口入关。

这是豪格大政殿第一次议事,言辞极其的锋利,直接说胡人国运不过百年,黄台吉差点脱了靴子要在大政殿打儿子了。

虽然这个离谱的建议,在大政殿的诸位和硕额真的眼里,极其的离经叛道,但是黄台吉没有从汗位下来打儿子,豪格将自己的话说完。

豪格的这条离经叛道的理论,要联袂察哈尔三部,并且在没有拿到锦州、宁远、山海关之前,直接绕道进攻京师的主意,居然还有一定的根据。

豪格认为大明朝离心离德,建奴入关之后,劫掠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配合大明的明公们,宣传大明皇帝失格的言论,进一步加剧燕山的人口流矢。

随着辽东之战,大明屡战屡败,大明屡次征兵,燕山南麓京畿地区的百姓出逃现象极为严重,豪格认为只要建奴可以破关,骚扰京畿地区,大明京畿地区的百姓会加剧出逃,介时,辽西走廊的防线,也会逐渐变得松弛。

而大明也将失去对辽东的最后一丝平叛的可能。

这个论点,让当时的大政殿寒蝉若噤,最终被定为了国策。

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几乎都是按照豪格的原话进行了情景再现一般,豪格的大政殿议事的第一个兴国之策,再经过反复讨论之后,最终被确定了下来。

而此时的豪格,面对祈家堡,可马跃上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