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有些人,有些人(3 / 5)

阁和司礼监的场面。

兵部尚书孙承宗和大明太保袁可立,曾经联袂来到乾清宫,告了毕自严一状。当时朱由检不清楚毕自严要做甚,现在清楚了,他选择了支持。

孙承宗和袁可立再找上门来,也是麻烦的紧。

“关闭宫门,朕要沐浴斋戒为天下风调雨顺祈福,嗯就这么说。”朱由检想到了一个很赖皮的法子,这也是当初万历皇帝朱翊钧用的招数。

为天下风调雨顺祈福,大义凛然。

大明皇帝这招闭门不出,关闭宫门的做法,是朝臣们万万没想到。一直以来勤勉有加的大明皇帝,居然怠政了。

其实也没有怠政,该开的晨会,大明每日的廷议,那还是要召开的,只不过硝烟味十足的廷议,朱由检很多时候,都是修闭口禅。

大明皇帝的权力很大,给毕自严三司使的职权这件事,就被大明皇帝这么耍赖皮的方式给放了下去。

效果,就是孙承宗和袁可立一天一本奏疏,不带重复的,变着花样的想让大明皇帝改变心意。

奈何,大明皇帝的诏书的效力极大,最终孙承宗和袁可立不再这件事上多磨牙之后,宫门又悄悄的打开了。

“万岁,这是耍赖嘛。”孙承宗终于见到了皇帝,叹气的说道。

朱由检笑着给孙承宗和袁可立一人端了杯茶,笑眯眯的说道:“消消气,景会不过是要一个三司使的职位,也是国朝无银、饷可用,景会也是为了国事操劳,这种事,最是得罪人。”

袁可立端起了茶盏,也是摇头笑着说道:“可是辛苦了毕尚书,这几天也是被人戳着脊梁骨的骂。”

“也是正常,查账管钱都归了户部,各部小库寺库的取消,就这一项,就要了不少人的老命。”

朱由检点头,孙承宗和袁可立在各库里面,是没有伸手的。

崇祯十一年,建奴再次扣关入了大明朝,而当时孙承宗年事已高,回家修养,建奴犯境,孙承宗带着高阳全程班百姓和家人守城,城破后拒绝清廷的招安,自缢而亡,满门俱丧。

而清廷查封孙承宗家产,也只有不到三万两银子的家产。

要知道蓟门火炮局的筹备,孙承宗和徐光启拆借,就花了近五十万两银子。

后世掘了清陵的孙殿英自称是孙承宗的后人,只不过是强加附会的自称罢了,和范文程一样,都是自己认的祖宗而已。

孙承宗这个人有很多缺点,比如没有担当,在朝廷需要他的时候,他选择了致仕躲避党争,爱惜羽毛,回乡清净去了。

比如优柔寡断,关宁军尾大不掉,在他任蓟辽督师的时候,就因为有了端倪,但是关宁军的多数总兵和将官,都是孙承宗的旧部,孙承宗念着旧情,最后离任也未清理,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