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四十四章 普天同庆(2 / 6)

他诈贿之事,完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

但是在沈阳的诸多作为,黄立极其实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当看到秣兵历马,磨刀霍霍向大明的建奴,军力如此强盛的时候,黄立极年少时候那股位卑而不忘国的气性,慢慢的回到了他的身上。

当年少年郎的时候,位置卑贱不敢忘国,反倒是当了大明首辅,却忘记了当初的想法。

“黄师父说若是朝中有不听话的大臣,可以把不听话的大臣,派到沈阳去做他的副使。哈哈。”朱由检将手中的奏疏放下。

王承恩微微欠了欠身子说道:“万岁爷,这主意不错,辽东苦寒,既然议和嘛,不听话,送到辽东去议和去就是。”

王承恩倒是看过了黄立极的奏疏,他闻到了和耿如杞一样的味道。

但是他也不好说,毕竟黄立极人还在沈阳,待黄立极回来,好好端详,再和万岁分说,更为妥当。

作为一名近侍大珰,他对任何朝臣的评价,都直接影响到了万岁对那名朝臣的看法,对此,王承恩始终保持着自己一贯谨言慎行的习惯。

“哦?”朱由检稍一琢磨,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刑部尚书的人选推举出来了吗?”朱由检放下了黄立极的奏疏,问到了刑部尚书之事。

“刑部还没有把名单送来,李国普暂时领着刑部的一应事物。这事刑部闹不明白,直接派遣一个?”王承恩小心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刑部有刑部的烂账,原来的尚书薛贞,参与到了正旦万岁巡查京师行刺案中,刑部自己内部正在稽查,查清楚,把人都翻一遍,然后才能再次确认人选。

这件事急不得。

“让他们自己在折腾一段时间,等元宵节后吧,过年也没什么事。”朱由检站起身来说道:“走,去拜年。”

朱由检作为大明皇帝,过年的时候,也是需要四处拜年。他问起刑部尚书,是因为今天行程里有六部尚书,可是这刑部没有尚书,朱由检怎么拜年?

他要跟着周婉言,先要去慈宁宫刘太妃那边请个安,然后再回到乾清宫给大明懿安皇后请个安,这个时候,往年还要等在乾清宫,等着周国丈周奎进宫。

可是今年朱由检不仅没有给周奎应该有的勋戚,按过去的规矩,周奎应该被封为嘉定伯,两百顷田和太子太师的虚职。

而周家的两个儿子,周铉按制度授指挥佥事,正千户俸,周镒按制加署都督同知的虚衔,支指挥佥事俸,子侄,周镜、周铭授散骑舍人,正千户俸。

田秀英的父亲田弘遇,本身就是锦衣卫的右镇抚司的都督,按制也应该授予一定的封爵。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