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三十八章 廷推大明首辅(3 / 5)

明白耿如杞的逻辑,就像岳托想不通代善当初为何不争可汗之位一样。

朱由检想不通的事情也很多,他不明白大明明公始终极尽剥盘大明百姓的起始动机,那么多活生生的例子,剥盘下去,百姓们迟早把摊子都给掀了。

这一点上,朱由检始终觉得,有些个明公们,始终抱有一种幻想,那就是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

而大明朝个头最高的无疑就是大明天子了。

可是天塌了,岂止是一个大明天子能扛得住的?

而另外一个想不通的地方,就是朱由检钦定的首辅之人韩爌,自始至终都没露面,这马上就要改元崇祯了,若是韩爌不能赶在正旦大朝会之前进京,这个文渊阁首辅的位置,就不是韩爌的了。

而此时京师之中,有一个退休的老干部,倒是可以用一用,那就是申时行。

申时行进京绝对不是他说的那样,为了告御状,敲响登闻鼓而来,到了京师申时行完全没有一分一毫想要上书说一下江南摊役入亩的事,反而在周旋复起之事,和复社、几社、莲花诗社以及东林的重臣们走动极其频繁。

申时行非常擅长斡旋之策,对于此时大明和建奴的议和而言,申时行无疑十分合适。

朱由检想到这里只能苦笑的摇摇头,站直了身子,准备前往皇极殿,行正旦大朝会。

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的正旦大朝会,是一个极其繁琐的礼仪,整个过程一如当初的登基大典一样,他只需要出席就是。

所有对今年去世朝臣的谥号和追封,都会在这一天完成。

而三年一考成的晋升诏书同样在这一天宣读。

这一天也是朝臣们升官发财的一天。

而这一天也是文渊阁大学士名单确认的最后一天。

这一天,同样是改元的一天。

而从今以后,就不再是天启年间,而是由朱由检的年号,崇祯作为纪元,这一点上,所有的历史责任,都将由朱由检个人背负。

而这一切的诏书,只需要朱由检戳个朱印就行了,草拟有文渊阁有司礼监,宣读有大明的内侍,王承恩负责宣讲,而执行之上,则由极其成熟的官僚上下奉行。

朱由检自始至终,除了先农坛奉天祭祀的时候,都未曾说过一句话,此时的他,坐在皇位上,看着跪在皇极殿上的朝臣们,有些犯困。

起了个大早,就为了赶这个可有可无的大朝会,礼仪繁琐至极,十二旒冕极其沉重,而身上的十二章前五后五的九五之尊的衮服,为了美观,其实很单薄,四面透风,非常的冷。

朱由检要不是为了维护天子颜面,他才懒得穿这东西。

“停。”朱由检打断了王承恩的催眠曲,说道:“诸爱卿平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