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一十六章 道路的选择(3 / 5)

迎战,介时就是一场以天下为赌注的豪赌。

朱由检不敢保证自己赢,但是他黄台吉必输无疑。

“这……”

孙承宗和袁可立互相看了两眼,最终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万岁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口出狂言之人,言出必行的万岁,若是建奴真的入关,可能万岁真的可能会去迎战。

孙帝师也好,袁军门也罢,他们同样无法阻拦大明皇帝想做什么,无法相劝之下,只能早早的做筹备。

按照孙承宗的分析,倘若山西乱起来,必然需要增兵之时,就是建奴破长城入关劫掠之刻。

当然,这都是孙承宗的分析。

他站在一个兵部尚书的立场上,分析战局,当然是遵循料敌从宽的原则,在制定战略战术的时候,尽量将敌人想象的足够强大,多做筹备,但是在具体宣传上,又要冠以建奴、贼寇等字眼,表明自己的立场,表达自己正统对敌寇的藐视。

耿如杞在任山西巡抚近五载,而他的老师秦士文则就任山西也是数年之久,耿如杞既然敢下手,自然是抱有了万全的把握。

“王八蛋!取我的刀来!”

耿如杞看着手中的账目就是猛地一甩,也不等近卫取刀,他直接从军卒的手中拿过朴刀,一刀砍在了靳良玉的脖颈处。

朴刀既不算长兵,长兵是那种钩镰枪,战阵杀敌,马背上用的长兵,而说朴刀是短兵的话,又有些太长了。

朴刀别名“着裤刀”,可以挂在裤腰带上。极简陋,安上短把就是用于刀耕火种的砍柴刀,按上了长把,就是上阵杀敌的朴刀,大明八刀之中,并没有朴刀,朴刀这东西都是民用。

不够锋利的朴刀,即使是耿如杞用,也是一刀没有把靳良玉砍死,随后耿如杞再次举起手中的刀,一刀又一刀,生生把靳良玉的脑袋砍了下来,才气喘吁吁的坐在了地上,看着一地的狼藉。

近卫们不敢上前,唯有跟随而来的锦衣卫,给耿如杞递上了一把方巾。

耿如杞擦拭之后,血红色的方巾,怕是洗不干净了。

红巾军当年的红巾,本身就是素巾,不染色,上阵杀敌,时日久了,才变成红色。

自宋廷南渡之后,岳飞联袂河朔的战略下,金国的土地上,都是起义军,以红巾为号,一直活动了明末时候,朱由检渡过长江收复中原,才算是停下。

锦衣卫对此见怪不怪了,他们在西山诛杀山魈和黑眚的时候,很多锦衣卫都是如此不告而诛。

因为山魈黑眚做的都不是人做的事。

耿如杞现在的样子,像极了几个月来在西山和通惠河,剿灭山魈黑眚的锦衣卫军卒了。

“这些人居然把大明的良人卖到建奴去做包衣!呸!”耿如杞用力的吐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