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房号银(3 / 5)
做得买卖还是违法的勾当,但是朱由检却未曾处罚,因为沈家做的事,是大明朝廷一直想做,却做不到的事。
对大明有好处的事情,朱由检自然不会去惩处,甚至还会鼓励商贾们进行行动,鼓励民间团体进行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必须是正面的。
只是朱由检对耿如杞的未来十分担心,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治下的商贾进行如此的军事行动,他势必要被仕林口诛笔伐。
如果军卒们的刀可以杀人的话,那么文人的笔杆子就是诛心。
耿如杞的行动,是将自己放在火刑架上炙烤,还翻着面的烤,对于是否能够成事。
朱由检并不担心,耿如杞任山西巡抚多年,真的要处理山西各项事物,绝对没有问题,他担心的是仕林一旦知道了耿如杞的作为,会不会把他写成前古未有之大奸臣?
耿如杞就真的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身后名吗?
这个时候的朱由检,并不清楚,其实耿如杞下定决心如此行动的根本原因,还是他让人锦衣卫捎给耿如杞的烟草和酒。
东西都不算贵重,但是重要的是作为薄凉寡恩,在京城办了数次答案,和朝臣们势若水火的大明皇帝,居然还记得他五毒之刑的刑罚,这让耿如杞抓回包统之后,心境数次变化,最终决定为皇帝效力。
朱由检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对这种君君臣臣的理解,还是不太到位,他以为笼络人心的小手段,在臣子眼中,那就是君视臣心腹了。
“王伴伴,你说以后的文人们会怎么评价我们这个时候呢?”朱由检看着远处的雪景喃喃的说道。
“不知道,大概不会太好,但是万岁爷在乎吗?”王承恩给皇帝泡茶,笑着说道。
他了解自己的万岁爷,对于所谓的身后名,万岁爷其实并不感冒,万岁爷更务实一些。
朱由检叹气的看着手中的账目,房号银为突破口进行追查士绅豪商的违法行径,同时也在家京城进行着,毕自严主持。
五城兵马司负责稽查房号银,而他手中有一个账本。
在万历十年时,查得五城原额门面房共计二十五万五千四百四十六间半,而天启七年,内见征房为二万七千二百一十五间。
整整少了二十三万间房号银征税,这是大明京师没有铺面和门面房了吗?
并非如此。
事实上,京师南北货物往来依旧十分频繁,各种门面房即使在冬日里,依旧是摩肩擦踵,好不热闹。
大明虽然不鼓励商贾,但是因为税收制度,相比较宋朝还要宽松,所以商贸的频繁,连海贼王都催生了出来。
这些豪商们,现在为什么胆敢如此大胆的直接把房舍用途更改之后,依旧在做买卖?
其实绕来绕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