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明清恩怨录(6 / 10)

………………………………………………………………………………………………

九、宁锦大捷,袁崇焕被罢免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与袁崇焕书信往来密切,两人似乎是达成了议和,皇太极举兵渡鸭绿江征讨朝鲜。

袁崇焕没有驰援朝鲜,而是派人修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再次将兵线推到了辽阳城下。

皇太极凭借着当年在萨尔浒之战中的友谊,说服了朝鲜投靠后金,两相合力,共同发动了对皮岛的毛文龙发动战争。毛文龙击败后金与朝鲜联军。

皇太极这一看,自己好像被袁崇焕给阴了,对方的锦州城都修到了自己家门口了,而且是三城互为犄角,这燕山东麓被袁崇焕安排的固若金汤,再没有从正面击破的可能。

恼羞成怒的皇太极发兵攻打锦州、中左、大凌、宁远四城,损失惨重,六月份不得不撤兵。史称“宁锦大捷”。

朝廷大为振奋,对毛文龙和袁崇焕高度评价,袁崇焕被迫辞官。

………………………………………………………………………………………………

十、己巳之变,攻守之势异也,大明陷入征辽黑洞

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吸取了两次攻打宁远、锦州的教训,以蒙夷喀喇沁部为向导,绕开关宁防线,绕道蒙夷之地,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大安口、喜峰口破墙入塞。

是当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

破口之后,皇太极从喜峰口到遵化、从遵化至蓟门、从蓟门再至三河、最后是通州,然后直抵京师城下。

袁崇焕率兵两万关宁铁骑进京勤王,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袁崇焕在广渠门外大战皇太极,皇太极不敌,退至南苑。

十一月二十七日,袁崇焕与皇太极再战左安门,皇太极不能胜,施“离间计”(有人坚信有,有人坚信没有),陷害袁崇焕。

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十二月一日被捕。祖大寿见袁崇焕被捕,带剩余关宁军离开北京,逃回宁远。

崇祯三年正月,京师火炮众多,不能轻易攻下,皇太极转而攻打永平,迁安、滦州不战而降。

至此,皇太极拿下所得永平、迁安、滦州、遵化四城派兵分别驻守,志得意满,戚继光在蓟门建立的防御体系彻底宣告瓦解。皇太极六月从喜峰口转回辽阳。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史称“己巳之变”,自此。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评袁崇焕、毛文龙之争:

岳飞要是以韩世忠粮草索要多砍了韩世忠,喊出五年平金,直捣黄龙,平金平到临安城,岳飞所受的争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