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七十二章 封舟赐书(3 / 5)

大夫体系断无可能容忍,本就军权、政权于一身的大明皇帝,在财政上也如此快速膨胀,必然会百般阻挠。

当然仁宗、宣宗皇帝肯定不是傻子,不管是从国防安全还是财政上去考虑,都不应该把自己断自己一臂才对。

但是当时的情况,郑和所率领的舰队,的确开始变得入不敷出,变成了士大夫们批评的万国来贺的面子工程,因此停止了海事活动。

永乐二年、永乐五年、宣德初年、宣德四年、宣德八年,大明的皇帝数次下诏,下令禁民间海船。

如: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豁番货,违者依律治罪;执迷不俊,则命将发兵,悉行剿戮,悔将无及。

郑和也遵照了皇帝的要求,在从西洋返至新加坡海峡附近的旧港时,就剿灭了拒不归顺的陈祖义等海商势力。

但是皇帝与士大夫角力,皇帝必胜,但是与百姓角力,终究是皇帝要输。

自明太祖起,数十年的海禁活动,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其实难以有效管控民间私人集团的出海贸易。

虽然明太祖海禁政策执行了数十年,但东南外海,已经形成了成规模的华人为主的海盗贸易集团,这些集团与东南士族、富商形成灰色地下渠道,运转良好,利润极为丰厚。

皇家舰队无法竞争与私人集团,皇家舰队,迫切需要改制的时刻,朝中皇帝更换频繁,大明这艘巨擘也需要调整明成祖以来的战略方向,皇家舰队变得可有可无。

时至今日,皇家舰队,仅剩一艘封舟。

而这艘没有名字的封舟,孤零零的停靠在津口,长约二十丈,宽约六丈,深约一丈四尺,分二十三舱,前后竖五掩大桅,近海航行,由天津巡抚杜三策掌管,已经数年未曾启用。

“三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乡民不得食,寡民不得衣,就算取得珍宝又有何益?旧档虽在,也当销毁,怎么还来追问?”张嫣轻笑着说道。

朱由检当然知道这句话,不是张嫣的本意,她只是在引用。

引用当时毁掉郑和七下西洋航海图、船舶图纸等典籍档案时,刘大夏说的一句话。

扣门天子朱祁镇死后,大明朝的皇帝终于想起了当年的成祖皇帝的壮举,意图再现皇家舰队的荣耀,就去问管理档案的刘大夏要图纸,刘大夏将档案悉数焚毁,对着黄衣使者说了这句:乡民不得食,寡民不得衣,下西洋弄什么珍宝?

其实就和后世公知们说的那套,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连午饭的问题都没解决,花那么多钱,搞嫦娥奔月,又有何意义?

彼时此时,异曲同工之妙。

张嫣忽然想到了什么,拿起了方巾将手擦拭干净,站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