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与民争利(4 / 5)
臣闻进言者,皆望陛下以尧、舜,而不闻责辅臣以皋、夔。”
“臣愿做万岁皋夔之臣,臣以为,改薪为煤,有失天子礼仪,西山煤田多为民窑,陛下强纳,祖训亦有凿山伐石之禁,祖宗之法若是乎?尚且有与民争利之嫌,更损天子威严。”
朱由检一听这个钱谦益说话眼睛一亮,翻开《大诰》找到了一套罪状。
感谢明太祖、明太宗皇帝发明的廷杖吧!
“黄首辅,钱侍郎这话,是不是不太对?皋夔之臣不应该是黄首辅吗?而且指斥乘舆,应该属于非刑之正吧,该怎么办?”朱由检笑着合上了大诰。
黄立极幸灾乐祸的看了一眼钱谦益,说道:“口出狂言,指斥乘舆,廷杖十。”
指斥乘舆,就是对皇帝不尊敬。大明朝的朝臣们,经常骑在皇帝的脸上骂皇帝。
骂皇帝,不是不可以,孙传庭这不是刚骂完。
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骂人不带脏字是基本操作,拐着弯骂可以,当着面说皇帝不好,那皇帝揍你自然是没得商量。
钱谦益不管想表达什么看法,都需要如同孙传庭那样,拐弯抹角的骂才可以。
直接指着皇帝的脸说与民争利,这不是讨打吗?
而且祖宗之法还不让设丞相,那首辅颜面何在?
还臣愿做万岁皋夔之臣,黄立极是首辅,还是你是首辅?
哪怕都知道黄立极必然离开那个首辅的位置,但是把黄立极不当首辅,就如同拿豆包不当干粮一样愚蠢。
“王伴伴,你叫个小黄门去监刑,按常例。”朱由检肯定了黄立极的提议,示意带下去,揍一顿再说。
关于西山煤田的争论还在继续,这一次又是司礼监和朝臣们吵作了一团,朱由检知道问题的根子在哪里,敲了两下铜钟说道:“朕,就是在与民争利。”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整个早晨的廷议,他就再也没有说出过一句话。
亲口承认在与民争利,这对一个皇帝来说,完全是跌份的话,皇帝是什么?是天子,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活在天上的人,而他却在一文钱,一文钱的从明公和勋戚手里扣钱。
上一个承认自己与民争利的是汉哀帝刘欣,放任内宦与民争利与朝臣争执,说自己就是在与民争利。在位仅仅六年,二十五岁纵情声色病逝、无子,拥有典故断袖之癖。
他死后第七年,外戚王莽篡汉。
但是朱由检不能再放任内监和愿意做事的朝臣们继续背锅了,内监在面对朝臣的时候,有天然的劣势。
这十几天的廷议,他已经完全看明白了,这廷议哪里是辩论会,分明就是一场表决会。
内阁写好廷议内容,由皇帝审批,次日的廷议,早就在桌面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