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名状(3 / 4)
场和工厂的结算周期往往长达2个月乃至1年。这其中的差别是巨大的,而从结果来看,淡季预付货款的方式的确是双赢的策略。
一方面,厂商获得预付款能够更好的安排生产,淡季采购原料的成本又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商场得到了货源和质量的保证,又能拿到较低的价格。
唯一限制这种方式推行的,其实还是现金储备的问题。
大华实业如今满仓漫谷的资金,苏城更乐意将之作为一种行业门槛。因此,几乎是整个大华的供应链上,都开始推行淡季预付货款的方式。
对94年的中国工厂主来说,预付货款不能说是完全新鲜的事,可也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在大片国企倒闭的曰子里,预付的货款简直就是救命钱,许多企业自己恐怕都不清楚,它们能不能活到下一年。
如此一来,大华政策的火爆自不必说。
张超更是故作苦恼的做结束语:“战略部目前要审核的申请书有38000多份,堆了好几个房间,逼的大家都要挪位置了。”
苏城也被他说的数字吓了一跳:“这么多?”
“给钱呢,能不多吗?咱们只要通过审核,对方少说能立刻拿到几百万,多的能拿到几千万……不过,这些申请书里承诺的优惠也确实不错,最多的有降到50%以下的。”
“要确定他们能有利润。”苏城马上叮嘱了一句。
张超重重点头:“肯定的,没有利润的工厂也就没有发展姓了,和咱们扶持的本意相反。”
苏城颔首,又查看了几份报表,就算是结束了这次的高层碰头会。
杨明将几个人送走,等了片刻方才回来,脚步匆匆的来到苏城桌前,低声道:“苏董……”
苏城笑了:“这么小声做什么,办公室又没有别人。”
“是,是……那个,有位苏欢先生想见您。”
苏城想了一下,道:“没什么印象,哪个公司的?”
“应该是在政斧部门工作的。他年龄和您差不多,自称是您的堂兄。”杨明一口气把话说完了,才看向苏城。
大华实业内部,知道苏城家庭情况的人并不多,杨明却是不同。作为苏城的大秘书,他其实就是大管家一样的存在,集团内部的事情要关心,苏城的家事也要关心,如苏城的母亲,尽管不愿离开荆山,却还是有定期安排的身体检查,生活服务等等,遇到一些琐事,那边的人也会向杨明报告,同样的,苏氏家族内部的恩恩怨怨,杨明亦是或明或暗的打听过。
自从几天前苏忠雄出现,杨明就有意识的了解了苏家的内部成员,这苏宦正是苏忠雄的儿子,此时出现,目的难料。
苏城也愣了一下,就让他喊人进来了。
苏欢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