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投资名单(3 / 4)
的石油公司,在各个国家基本都是不能倒闭的公司,至少在一个地区,是顶梁柱般的存在,能够得到无数的优待,它与产业链上的其他公司的关系,也会自然而然的变成企业网络,使自己的安全姓和稳定姓得以提高。
历史上,风险投资不乏遇到诉讼和官司。
网景的浏览器,差不多就是被微软用流氓手段给摧毁的。
但是,如果获得网景的是大华实业,以泛亚基金和大华实业目前的声势,直接击退微软并不容易,敦促美国司法部和联邦检察官,却是轻而易举的。
季润之愿意加盟大华实业,其实也有类似的考虑,若非如此,他还不如留在华尔街。
见苏城主意拿的正,季润之自然将此记在心上,然后指着苏城手里的活页册,道:“这里是有一定规模的高科技公司,投资的成本会高很多,但风险会低不少,比如微软和思科,他们的价值已经增涨了上百倍,大家普遍认为还有空间,但不好说还有多少。”
“有多余的钱就买……嗯,现在是94年,可以投一两亿美元到微软。”苏城说着继续翻册子。94年的微软还没有发布window95,更没有创世纪的window98,所以还有很高的上涨空间。不过,这种上涨空间是不能和风险投资公司相比的,而且,投资创业公司很容易就可以拿到控股权,至少也是高比例的股份,而微软思科这样的公司,最多也只能分红,无论是利用率还是影响力,都不如风险投资。
不过,苏城也不能把手上的百亿美元都丢给小公司。相比之下,94年的微软,还是不错的选择。
之后,乔布斯离职状态下的苹果公司,刚刚成为世界首富的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刚刚停止了个人电脑零售业务的戴尔公司,还有尚未展现出王者风范的诺基亚等等公司,也全都列在了苏城的单子上。
苏城粗粗估计一下,如果用100亿美元完成这些收购,不管是否在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灭前离场,自己都会变成至少是资产十万亿美元级的超级富豪,堪比洛克菲勒家族全体……
而在1995年,1996年,还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登场,譬如亚马逊,譬如ebay……
作为一家石油公司的老总,苏城的神经早就锻炼的粗大无比,对于10万亿美元也没有丝毫的负担,只道:“建几个离岸公司,收购的公司和股票,放在离岸公司的名下。”
若是一个普通人或普通公司老总,得到10万亿美元,怕是吓的觉都睡不着。
而对刚刚经历了内线交易,去过前苏联,依旧战斗在中亚的苏城来说,资金越多只会让自己更强大。
在石油行业,拥有几十亿几百亿桶原油储量的公司多了去了,大家都只会因为储量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