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专利壁垒(5 / 6)
了解了,如果仅仅是购买碳纤维的话,这就够了吧。”
苏城从善如流的“哦”了一声。
杜卡特微笑道:“苏董准备出售的不是碳纤维的成品吧。”
苏城点头笑道:“不是。”
“苏董有意向出售技术?”蒂姆西问“以专利授权为主吧。”苏城笑了笑。
“既然涉及到了生产技术,那还是请让我们参观一下大华实业的工厂吧。”
苏城这时候却摇头了,道:“大华实业只准备授权3家企业,所以集体参观没有必要。”
一群人恍然。
杜卡特最是财大气粗,一个磕绊都没有,问:“价格如何确定?”
“按产量算吧,每公斤30美元。”苏城笑盈盈的。
杜卡特皱眉道:“那不是比碳纤维的生产成本还要高?”
“但还是有利润的。”苏城笑笑,道:“虽然是廉价短纤维,可前期以普通纤维的四分之一的价格来出售,应当还是能够做到的。”
旁边的王赟装模作样的取下眼镜来擦拭,心里那叫一个激动。为了用最便宜的原料和最便宜的生产工艺,捏合出一种过得去的碳纤维,他做了好几年的纸面研究,然后带着将近20个项目组和2000名实习生和助手,完成了测试攻关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大华实业碳纤维研究所取得的专利数量超过了100,不管在哪个国家,这都是极多的专利数量了,组成专利壁垒毫无疑问。
现在,总归是能有些收获了。
碳纤维研究所也不再是吃白饭的研究所了。
王赟望着眼前的外国人,就像是望着一群的肥羊。
杜卡特等人即刻开始了讨价还价。
专利买断和专利转让的提议被苏城迅速否决,专利的衍生权限也被限制,苏城狮子大开口,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专利壁垒,在本公司的利益不受损伤的情况下,专利授权的价格很快谈到了12000美元每吨,也就是每公斤12元。
这个数字不算高也不算低,以500吨每年的产量计,每年的专利支出也就是600万美元的样子,对大公司只是九牛一毛。不过,数量要是多了就恐怖了,5000吨的产量代表着6000万美元的专利金,5万吨则有6亿美元的专利金。
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只要产能上去了,5万吨又算得了什么。如今波音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碳纤维做飞机尾翼了,如果碳纤维的价格够便宜,光是世界航空业,就能吞掉上万吨的碳纤维。汽车工业的前景更加恐怖,虽然很难说要多少年,才能用碳纤维制造汽车车身,但是,碳纤维的消耗是可以遇见的。
确定一个具有延续性的合约,对外国公司而言极其重要。
甚至有人立刻提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