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四百一十一章 130年的船厂(2 / 4)

,太直接了吧。

小胖很满意对方的态度,轻笑解释:“荣波波,我是黄平,我爸是桂江造船厂的黄恒丰,我前几年到京城找工作,还见过您。”

他一说桂江造船厂,荣尚国就明白了,融洽的道:“是黄平啊,我记得,没怎么变嘛。怎么,换了工作?”

“我爸当年把我放到石油部里面了,谁想到石油部也改成了石油总公司。后来,我一咬牙,就出来和我师父做了。”

“你师父是?”

“苏城就是我师父。”小胖三言两语的将双方的关系给捋顺了。90年代的国内商界,能不能扯到八竿子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即使人情社会使然,也是一种信任的背书。

被老乡背后捅一刀的时候,总是比被外乡人捅刀的时候少吧。而且,责任人也容易找到。

小胖一头连着苏城,一头连着中船,是最好的居中调解者。

荣尚国暗想:苏城也是有心了。

有鉴于此,他的态度也略微热情一些。

几个人说话间,来到了江边的卡拉ok机边上,与苏城会面。

耳边听着此时最流行的水手,苏城和荣尚国轻轻握手。选择在这样的地方见面,是情非得已。江南造船厂希望和苏城合作,而苏城合作的首要条件,是抛开詹志芳,更进一步的说,是支持黄恒丰一系。

换言之,荣尚国只有加入到黄恒丰一系来,才有与大华合作的可能。这样的要求也并不过分,因为中船的船厂很多,大华即使要合作,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家或几家合作。

因为小胖的关系,苏城更加信任黄恒丰和他一系的老领导钱腾。两人在见面后,也已达成了一致的合作目标。

荣尚国要合作,其实不止是与大华船业合作,还是和黄恒丰一系合作。

作为与钱腾级别相当的老资格高官,荣尚国对钱腾并没有成见,对詹志芳也没有特别的好感。但是,在选择合作之前,与苏城私下里接触一下,也是必须的。

两人站在寒风中,像是偶遇的旅人似的,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话。

荣尚国的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在他眼里,这是一个走过场的前置谈判,确定大家的心思相同,双方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搞官方会面了。

平地造船法若是能提升江南造船厂50%的产能,那就比10个詹志芳还值钱。荣尚国和詹志芳的行政级别都是副部级,说不得还会是集团总经理位置上的竞争对手,因此,能将船厂的业绩提高,荣尚国才不在乎詹志芳怎么想。

若非有这样的基础,他也不会来见苏城。

然而,当苏城口中蹦出“技术入股”一词的时候,荣尚国脸色变了。

“大华船业,想要江南造船厂的股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