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四百零五章 窗户纸(3 / 4)

”苏城这下来了兴趣。他们现在缺少的就是高级技工,尤其是专业的船舶工人。有些地方,本来很快就能做好,但为了等待数量稀少的高级技工,整体的速度都被延缓了。按照大华延续下来的八级工制度,7级和8级的船舶焊工,是最缺乏的,随着分段制造的结束,船舶整体制造将会需要更多的空缺。

李沧笑着指指自己,道:“学校里啊。我们学校就有一个给学生练习和实习用的小船厂,虽然做的都是小船,但工人的水平相当高,尤其是那些高工,做万吨货轮肯定没问题。”

苏城只用听他说的头一句,就连连点头,敲脑袋道:“我怎么没想到。人力资源部的白痴们!”

学校是事业单位编制,在中国的体制内,地位明显高于工厂,属于好听又舒服的岗位。而高工在学校内的职称是相当于教授或副教授的,职业成长也相当不错。

大华要挖角他们不是那么容易,不过,要借过来却很容易。

因为学校的实验船厂,其实是没什么必然工作的。那属于小而全时代的产品,学生的实习完全可以放到大华船业来,虽然那些免费劳工很烦人,但92年的大学生多少还算是听指挥的……另一方面,92年的学校刚刚开始承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大华实业要借人出来,用不着付出太大的代价。

只要借用较短的时间,大华自己的工人就会成长起来。

高级技工都是在工作中成长起来的。一名焊工只要不是傻的,焊接几公里几十公里的,总能焊出一个六七级的水平出来。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材料给他们练习的,但不断接单的工厂,有的是工作机会。

苏城真诚的感谢了李沧,立刻开始动作了起来。

以大华目前的资源,正常联络那些学校,甚至用不着苏城出面。

三天后,第一批来自学校的高级技工就出现在了大华船厂。202号船的速度,也悄然加快。

等把李沧安顿好,让他有充分的权力和资源,以201号船为实验船研究平地造船法之后,苏城终于腾出手来,回顾中船挖角事件。

在11月中旬的月度董事会上,苏城毫不讳言的道:“大华船业进军lng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蚕食中船的传统领域。中船设陷阱反挖角我们,与其说是他们对我们的反击,不如说是必然发生的事。虽然事起突然,也给我们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早一点清醒,也有好处。现在,战略部必须在近期作出方案,以应对中船可能发起的挑战。”

霍昌也说道:“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掌握lng船的技术,在此之前在此之后,我们都要做大量的普通船舶练手,同时平衡成本。中船目前的利润,主要就集中在2万吨到15万吨的货轮上,咱们进军船舶业,中船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