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三百八十八章 落实(3 / 4)

不凑热闹了。”

贺寒一笑,道:“波斯湾和墨西哥湾的竞争太激烈了,哈利伯顿家大业大,不介入是不可能的。”

贺寒自说自话,似乎理解了苏城的想法,又道:“看来大华实业在苏联的收入很丰厚了,以大华船业目前的资产总额,怕是要上亿了。”

大华船业的主要资产,除了双方三年前的出资以外,还有收购自德国和荷兰的两家国外船业公司。若是论及总额,确实能有好几个亿。

苏城则简单的解释了一句:“我们准备把一部分资产剥离出去,收购资金限定在千万级。”

以目前的国际环境,普通的船舶订单,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只是维持企业的生计而已。要到20年以后,造船业才有复苏的迹象。

此时才是1992年,国际船业的冰川期方兴未艾,苏城及时的剥离大部分的普通业务,既能减少收购费用,也能减少未来的支出,是一举两得。

对哈利伯顿来说,这种收购方案也符合他们的利益,双方因此谈的非常痛快。

贺雨薇却听出了苏城的意思,紧接着刚才的话题问道:“苏董,您说钻井平台是大华船业的目标之一,那您还准备做什么?”

苏城停了一下步子,示意周围的跟班走开,然后看着几人,道:“大华实业未来的目标,是lng船。”

“什么!”胡俭一口气没吐全,就喊了出来。四六分的富城头像是雨天的蘑菇似的乱颤。

“液化天然气船,没错。”苏城又说了一遍。

贺雨薇和贺寒还没怎么样呢,胡俭忍不住呼道:“苏董,大华真的要做lng船?什么时候?”

“第一艘船的吨位会小一点,我们预计2年内见到成品。”在1992年启动lng船的成本会比以后低的多。等到2010年以后,中国再做lng船的时候,为了产生规模效益,lng船体的满载吨位已经增加到了7万吨以上。要求能够一口气装运13.7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

这样的船,长度将超过270米,宽度超过40米,比全世界大多数的航母都要大的多,其难度和成本也会比较小规模的lng船大的多。

所以,1954年的美国,随便改一艘油轮,就能做lng船。2000年的中国仍然做不出lng船,原因就在于lng船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增涨幅度相当快。

大华实业选择此时制造lng船,能够让数亿美元,产生后世数十亿美元的价值,一旦作出东西来,就等于栽下了一株摇钱树。

胡俭才不管船只吨位的大小,却是颤巍巍的问:“苏董,中远船务能参与lng船的建造吗?”

这个话,本来是不能由他来说的。贺寒还站边上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