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三百八十二章 忆苦思甜(3 / 4)

浩连说感谢。

苏城展颜一笑,道:“嘴上说的就不必了,谈到人情,我倒正好有事请您帮忙。”

刘明浩一愣,转瞬又笑容满面,问:“什么事?”

“大华实业正在争取秋明油区的油田合同。我们已经敲定了几个合同,剩下的还在谈判中,今天见到刘先生,我突然想到,是否能请您帮我们大华邀请几位有留苏经验的领导,级别越高越好,和苏联的关系越密切越好。另外,必须是党员。”

刘明浩以为他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此时一听,大为放心的笑道:“我们部里面,留苏的人就多的很。京城就更多了,你什么时候要?”

“尽快吧。”

“等我一天时间给你回信。”刘明浩的自信不是天上飘下来的。中苏关系最美好的50年代,苏联帮助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留学生,当时每年都有4000名以上的中国学生在苏联进行或长或短的学习。这些学生才是中国最根红苗正的海归派,基本都做过领导岗位,可以说全部满足苏城的需要。

大华实业以企业的身份,不好去邀请这些领导干部。刘明浩披着虎皮扛大旗,一封公函发出去,估计就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因此说话也说的非常大气。

只是焦国平不太明白的问:“你要留苏的领导做什么?许多人可是不好伺候。”

苏城不给他说,口中道:“总是有用。”

刘明浩才不管苏城要人做什么,只要他自己的任务能完成,那就全是满足。

没几天的时间,听说苏城已经开始和夏米尔接触,立刻就把人就给苏城送来了。

先期是3个人,两人是55年留苏的,一人是52年在苏联短期培训过的。三人都是副局级的待遇,在部委下属的实业单位做一把手。从政治生态来说,这三人的仕途已经算是结束了,但生活还是称得上滋润,尤其是其中一位做媒体领导的,手下管理着大量的无冕之王,依然有土皇帝的风范。

三人看在刘明浩的面子上来了,心甘情愿是称不上的,到了苏城设在秋明市的办公室,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焦国平陪同而来,颇有看戏神色的坐在边上,等着看苏城怎么对付这样3个雕塑级的老古董。

苏城暗笑两声,一挥手,就见杨明抱着三身裘皮大衣而来。

“西伯利亚太冷了,三位要注意身体,可别冻着了。”苏城说话间,将裘皮大衣给他们穿上。

“我们穿老棉衣就行了。”当中一人推拖着。

“您就当是工作服,你们的工作啊,需要这么一身衣服。”苏城这么一说,三个人就半推半就了。

又柔软又油滑的裘皮,怎么看怎么高档,三人摸着也都喜欢。

苏城接着又道:“你们帮大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