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胜利的空气(3 / 4)
道的一侧,背靠院墙,拿过任新月的话筒,道:“准确的说,是国务院批准了大华实业继续完成海沧计划。是的,大华实业将会在未来的五年内,陆续投入70亿美元,完成海沧计划的设想。”
“大华实业独立获得了海沧计划吗?”
“国务院批准大华实业集团独立建设和运作海沧计划。”
“第一年会投资多少钱?多久能产生效益?多久能进行生产。”问话的已经是本地财经新闻的记者了。
任新月被挤到了一边,但她仍用大大的漂亮眼睛盯着苏城,用只有靳燕柔才能听到的轻声说:“听他说70亿美元的时候,好有气势,感觉像是……小虎队……”
靳燕柔莞尔,问:“小虎队有气势吗?”
“有虎字,当然有气势了。”任新月昂起脑袋,眼睛却看向苏城的方向。
苏城缓慢有序的回答着记者的问题。这不光是媒体的问题,也是政治要求。中国的权力体系和欧美的三权分立截然不同,媒体的地位也远比不上欧美国家,但在上传下达,争取民意方面,媒体的作用仍然非常突出。用润滑剂来形容媒体记者是相当恰当的。大华实业获得海沧计划,经由媒体宣扬出去,如果不引来成吨的上书,此事就算是成了。要是全民反对,纸片一般的反对信飞过来,此事就还有商酌的必要。
因此,虽然苏城不喜欢记者,仍然尽职尽责,尽其所能的回答着记者的提问。
记者的问题则越来越迫近:“大华承接海沧计划以后,中石化的扬子乙烯工程队,是否还会继续帮助大华实业?”
这是苏城曾经找周老要来的福利。由中石化的人帮大华学习乙烯工程的经验。做了功课的记者,都知道这件事。
大家顿时静下来等苏城的回答。
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报导大华实业获得海沧计划,自然没有大华与中石化之间的恩怨更吸引人。91年的媒体人,也开始考虑发行量和收视率的问题了。
短短的一个停顿,苏城朗声道:“大华和中石化的任何协议,都是签订了合同的。如果中石化愿意遵守,我们欢迎之至,如果中石化拒绝遵守,我们会与重新进行商谈。直到双方都满意为止。”
记者无视他后面的套话,再问:“苏董的意思是,中石化不光未能获得海沧计划,而且还要帮助大华进行海沧计划?”
“在海沧计划的归属确认以后,中石化的帮助属于公司间的行为,与海沧计划无关了。事实上,大华实业的实力雄厚,我们正是凭借着自己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以及拼搏的精神,才获得海沧计划的。”
苏城话里话外,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记者们的心思很快又被拉了过来,开始重新询问海沧计划的细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