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五十一章 石油特许权(2 / 4)

但对阿联酋来説,28亿美元相当于他們四分之一的进口收入,无论如何也不能等闲视之。

比起电话线、地铁线一类的经济协作模式,苏城的方式虽然少了一些技术含量,但却实惠太多了。

迪亚布微微动容,道:“好吧,我会把你的意见,传递给王储。来自中国大华实业的……”

“苏城。”苏城用英文拼了一遍。

迪亚布点点头,走出了裁缝店。

商界的谎言很多,唯有真金白银才是最可靠的。迪亚布相信苏城不会用3000万美元来和自己开玩笑。

苏城轻轻的坐回椅子上,望着镜子笑了一会,忽道:“喂,给我倒杯红茶。”

店员乖乖的给他倒了一杯茶。

五郎陪在跟前,始终没有説话。在他眼里,家族的祠堂也比天然气重要。

苏城静静地喝完了红茶,才道:“五郎,叫车去大使馆。另外,帮我订一张到台北的机票。”

五郎小小的奇怪了一下,问:“台湾的台北?”

“嗯。”

“这……不会犯错误吧。”就算是刚从乡里出来的五郎也知道,台湾是个敏感的地方。

“4月份,国家就有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我們在海外,与台湾同做生意,只有鼓励,没有违反的。”苏城一只脚踩在体制内,对上级文件是相当关心的。

1988年是台湾政策大改变的一年,如果有一家中国企业和台湾企业联合攻略国外市场……苏城相信,国台办和统战部一定是乐见其成的。

当然,他也不是百分百的肯定。因此,到了大使馆后,苏城就向外交部的领队请教,是否能够与台湾企业合作,签订海外合同。

这个话题明显将之吓住了,他埋怨的看了苏城一眼,无奈的道:“我会向上面报告的。”

“我买到了后天转飞台北的票,如果到时候没有结果的话,就麻烦你费心转寄了。”

领队幽怨的道:“你不能等有了结果再去台北吗?”

苏城狡猾的道:“他們要是説不同意,那我就终止谈判回来。”

这个时期,属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也是什么都可以试一试的阶段,做错了撤回来就算。苏城只要去了台北,上面估计是不会把他强行拉回来的。

领队也知道其中的奥妙,无奈的点头,却问:“大华实业的竞标工作,进行的如何了?”

“没有见到什么实权人物,我准备先筹集些款项再説。”苏城説的不尽然,但也由不得对方信与不信。

第二天,苏城仍然去了瓦海比小巷的裁缝店,等到下午,果然见到了迪亚布。

这一次,他换上了全套的西装,看起来好像事业有成的商人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