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所长大人(4 / 5)
试剂?要生产化就要做现场试验,我们自3087完成后,统共就做了两次现场试验。”
商遨咳嗽一声,道:“老谷,做一次现场试验要好几千,那和手套能一样吗?”
老谷翻翻眼皮,道:“那就把手套钱省下来,多做半次实验也行。我又不是小姑娘,要那细皮嫩肉的没用。”
周围发出低低的笑声。不是他们没心没肺,而是在场的研究员,或多或少都受过化学试剂的灼伤,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
的确,在中国,只要不是死人的事,就算不得什么。
苏城再次叹息,道:“老谷,手套有,现场实验也能做,就像我刚才说的,3087只要能达到要求,这点投资不算什么,你想做多少次现场试验?”
“8次,最少6次。”
商所长担心苏城被将军,忙道:“老谷,你上次找我,说的可是4次。”
老谷嘿嘿的笑,看苏城。
苏城微微点头,道:“我先给你批6次,但这6次现场试验做下来,要完成生产化,可以吗?”
“当然可以。”老谷又笑:“这可是三四万块钱,老袁铁公鸡,能批给你?”
苏城点头,道:“就算油田不批,我手上也有研究经费,你放心。另外,等我买了实验手套来,大家都要记得用,做现场试验也不要自己去倒试剂桶了,可以请外面的临时工帮忙,走账报销。”
研究员们一阵欢呼。三次采油实验室做的现场试验都是重量级的,每次搬运设备和试剂,着实让鲜少锻炼的人肉软筋痛。
苏城再往前走的时候,大家明显热情许多,介绍自己项目的时候,也是打点足了精神。
国内50年代就开始了各种三次采油的技术公关,在场的少说也是第二代的研究员,对于这个领域各有见解,信心十足的根本不期望苏城能带来什么“尖端科技”。
在他们眼中,做机械厂和采油机械的苏城哪怕不懂采油技术也没关系,能申请到经费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项目有许多实验,一些是必须做的自不必说,一些可做可不做的,做了要么能节省时间,要么能提高结论的可信度,要么能提高产品的完程度。
可做可不做的实验,做的越多,对项目来说自然越有利。这个时候,就是需要项目主管,或者实验室主任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苏城知道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初来乍到,他也不准备显露自己的先知先觉,于是只是应承大家对经费的需求,并不时的在随身笔记本上做记录。
一群白大褂眉开眼笑,以为他是在记录经费问题,孰不知里面还有苏城记忆的要点。
这样子走到设备部的时候,众人已经将苏城当作财神爷了。
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