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实物奖励(2 / 3)
不由的有些气结,站在跟前不吭声。
梁建国却不能让她如意,将稀少的花白胡子一翘,哼声道:“小兰,怎么不叫人?”
舒兰看看苏城,再低头瞅脚尖,喊道:“袁院长好,王处长好。”
苏城很怀疑,她究竟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脚尖。
袁院长清咳一声:“小苏这个设计,我们已经研究过了,结论是可以采用,不过,要把好好的减速器换掉,上面得骂败家子了,所以短时间内是不好推广的。”
“新生产的减速器,可以考虑用胀套联接的方式……”梁建国建议道。
“那就要修改生产计划了,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我向上面报告吧。”袁院长紧紧的皱着眉,道:“关于小苏以工代干的事情,我改天拿到会上去说说,苏城,你就算是我们工艺研究院的人了,这样可好?。”
苏城报以一笑,没有开腔。
袁院长和王处长对是一眼,又道:“这样吧,我们先把你借调到工艺研究院一年时间,争取在这段时间里,把以工代干的指标弄下来。在这期间,你可以继续搞发明创新……”
他其实是想把“胀套联接”的研究成果放在工艺研究院里。这个年代,并没有什么成果转让之类的说法,但将苏城吸收进来,哪怕只是一年,成果落在自己头上,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他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损害苏城的利益。毕竟,“胀套联接”原本就不是一个好卖钱的东西,它只能用在采矿或采油等重型机械当中,而且要有规模优势,才能显出成本优势。这个时节,唯有国家的研究院和大型国企,才能有效的利用它。
而这些部门,最多就是像袁院长这样,给苏城一点好处,而不可能正大光明的支付专利转让费,财务上首先就不能过关。
苏城想了想,道:“袁院长,我还是喜欢采油队。”
采油队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胜在自由。研究院则不同了,清苦之外,会有大量无聊的设计任务,很多时候,就是上面领导一拍脑袋想出来的点子——根据领导的级别不同,他们所被允许的愚蠢程度也不同,在研究院做小工,遇到没有一点常识的文科生,才是让人哭笑不得,浑身难受的事儿。
苏城不要以工代干的指标,袁院长顿时没辙了。这个时代的领导还是比较朴素的,收钱不干事,拿底下人的功劳赚政绩的事情,做起来还是有些顾及的。
王处长站在边上,插了一句:“那就实物奖励吧。”
他转身道:“我们研究院也是个穷单位,不过,袁院长,你看这样如何,让苏城打一个工艺改进申请经费的报告,您给批上几百块钱,到时候给财物打声招呼,只要能拿来发票,报掉就行了。”
如此一来,工艺改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