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2 / 6)
,就算一时失了圣宠,也倒不了。何况,在军队方面,陛下也需要有人来制衡嬴王府。”
“在没找到新的可以制衡嬴家的人的时候,陛下与顾家,暗地里再怎么猜忌不信任,至少面上还会一如既往和和气气。”
叶榕点头,倒是没再多问,只说:“顾家经此一劫,是迟早的事儿,倒也不意外。”
自古就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喷”这样的俗语,处在权势顶端,替陛下办事的,又有几个最后能善终的?最好的下场,不过就是功成身退,自主放权。若贪恋权势,被君王查办,也是迟早的事儿。
这些道理,顾家不可能不明白。
倒没再一直揪着顾家的事情说,魏昭想到了叶榕的大舅刑德裕来,便说:“再有些日子,到了年关,你大舅就要回京述职了。”
叶榕看向他。
魏昭继续道:“此事我与父亲说了,父亲又跟伯父商议了一下。最后决定,力荐你舅父任兵部左侍郎一职。”
兵部左侍郎虽只为副官,但因历代来兵部尚书一直乃是虚职,所以,兵部的实权其实是掌握在左右二位侍郎手中的。侍郎一职为正三品,管的就是各军军制编改以及军队调遣等一应事宜。
以后打交道的,也是诸位手握实权的勋贵军官,有一定升任降贬的权力。若她父亲还有军权在手的话,见着兵部的侍郎大人,也得鞠躬弯腰打哈哈。
这样的一块肥肉,指定有很多人争夺,又岂是会轻易落到舅舅一个外来官手中。
叶榕说:“陛下会答应吗?”
魏昭分析道:“陛下疑心重,京中各官员明着暗着多多少少都有些结党营私的意思,陛下怕是不会在京官中选。你舅父常年外任,刑家又是初来京城,没有根基。且你舅父多年外任的地方政绩是有目共睹的。再有朝中伯父与父亲等人力荐,陛下想必会同意。”
叶榕道:“如今魏家叶家结亲,全京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刑家又与叶家是姻亲。若是公爹与伯父朝中力举,怕是有人会说举人唯亲。”
这一点,魏昭自然思虑过。
他说:“我魏家一门皆为文官,素来文臣武将都是敌对的。或许,陛下会有利用魏家一门姻亲对付满城勋贵的意思。勋贵权重,陛下早忌惮了,若有文臣任兵部侍郎一职,日后钳制勋贵军权,总好过他们自己人任此职,从而暗中勾结的好。”
魏昭这样一分析,叶榕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她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并且她也觉得他分析得很对,步步都是钻营了天子之心的。京中军权散落于诸勋贵新贵手中,不集中,皇权自然会受到威胁,陛下不可能坐视不理。
既然自己知道了这事儿,叶榕也没有瞒着外祖母母亲和舅母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