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进退两难(3 / 6)
书人仿佛是统一有了默契一般,齐齐的为沈桥发声。
在京城的各个风花雪月场所,这些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为民请命,如何救沈桥出来。
与此同时,一些老百姓,自告奋勇的开始组织队伍,跑去官府的门口抗议。
巡捕司他们不敢去,大理寺去不了。
于是,刑部就被冲了!
刑部衙门从早到晚,被京城的老百姓被团团包围,抗议。
事情越闹越大,朝堂之上也隐瞒不住。
这一幕,多么的似曾相识?
当初唐家的倒台,不也跟如今一样吗?
老百姓的舆论,仿佛是被某些人无形的引导了一般。
当朝中的人意识到这一点,想要控制时,已经完全来不及。
越来越的百姓聚集在衙门之外。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也开始聚集宫门之外。
抗议!
请命!
请求陛下饶过沈桥。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是很好愚弄的。
同时,也是不好愚弄的。
当他们确定了某一件事情之后,想要再改变,很难。
当所有人先入为主,沈桥是一个好人之后。
他们自然而然的就站在了沈桥这边。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老百姓的眼里,沈桥犯的罪并不大。
劫狱而已……
很大吗?
那还不是为了救兄弟?
难道朋友入狱要被砍头,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什么都不做?
那还是人吗?
那是禽兽!
所有人的认知仿佛都相同了一样。
“砰!”
早朝之后。
御书房内,传来了砸东西的声音。
“刁民,全是刁民,全都跟朕作对!”
赵皇愤怒的将桌上的东西全部丢了出去。
此刻,他的眼神无比阴沉。
民间的舆论,已经传到了朝堂之上来。
有完全控制不住的趋势。
他怎么会不知道?
这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那些刁民,他们能有如此智商?
他们能如此团结?
如此有组织,有纪律的来为沈桥请命。
这背后没有人指使,赵皇绝对不信。
“沈桥!”
赵皇阴冷着脸色。
这一切,一定是沈桥干的。
也只有沈桥,对控制舆论这种事情得心应手。
当初,沈桥如此熟练控制百姓舆论时,还曾经让赵皇非常欣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