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4 / 5)
性地端起咖啡喝了口,道,“是弗里茨说的。”
见他把话题引到弗里茨身上,林微微便顺风推舟地问,“您是怎么认识弗里茨的?他不是失忆了吗?为什么还会记得您?而且还只认识您?”
呃,这该怎么回答呢?鲁道夫思虑了下,道,“是战友……曾经战友的孩子。”
“原来如此。”她恍然大悟,但转念又觉得奇怪,追问,“那他怎么会没有身份?”
“因为……”不想直接回答,他话锋一转,道,“这说来话长。不提他,还是说说你的学业。”
林微微不解,为什么这老先生对自己的事那么感兴趣,但这念头也只是飞快地掠过心头。
“我还有一学期毕业,我们这学期的课题是研究第三帝国呢。”说到这个,她小心翼翼地问,“听说您的父亲是帝国的外交部长。”
“是的。”
她眼睛一亮,因为专业的缘故,对此特别感兴趣,便问,“能不能聊聊这个话题?”
“可以。”面对她,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鲁道夫停顿了下,道,“我有很多旧时的照片,下次你来威斯巴登,可以给你看。”
“好啊,好啊,”她用力点头,道,“其实,我有看过您年轻时的照片,很神气。”事实上,她更想说,很帅气。
闻言,他微微一笑,道,“是啊,青春年华,总有很多值得怀念的人和事。”
林微微有些好奇,见他这么和蔼,便将心中的疑问一下子问了出来,“作为一个曾经的帝国军人,您是怎么看待现代德国的?这里有那么多的移民和外来人口,和当初走的路线完全不同,您能接受吗?还是会觉得不舒服?如果您孙子找了个亚洲人,您会愤怒或者失望吗?”
一连串的问题从她嘴里脱口而出,鲁道夫淡定地放下咖啡杯,缓缓道来,“帝国刚战败的时候,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尤其是父亲在纽伦堡审讯中被判绞刑,而我自己也坐了三年的牢。在那个年代,社会的走向如此,我们从小接受纳粹帝国的洗脑,虽然父亲是高官,可我也只是一个随波逐流的普通人。作为一个深爱自己祖国的人,再没什么比为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重要的了。后来,45年德国败了,纳粹被推翻,我们曾信以为赖的信仰和世界观也随之被颠覆。全国上下实行去纳粹化(entnazifizierung),教育和政治体制全部改革了重来,每个人都急着和纳粹撇清关系。帝国曾经的辉煌,也随着那一堆堆的废墟,埋入黄土。看着德国一步步发展至今,打开国门,面对世界,不用武力却依然是公认的列强。我只能说,我很骄傲、很自豪成为一个德国人,即便这个国家曾有一段黑暗的历史。正是这段历史,让人们看清了人性的黑暗,推动了思想的发展,让德国的将来不会再重蹈覆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