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3 / 6)
盟军似的,每天在太夫人床前服侍,盼着她赶快痊愈。
现在的鹤庆侯府和从前不一样了,宋长青和宋长春兄弟两个已经长大成人,一天比一天领事,尤其宋长青,娶妻生子之后人沉稳干练了许多,又有岳父徐都督提携,如今已在京营任指挥佥事之职,俨然是勋贵子弟中的佼佼者。而苏夫人过继的宋长林呢,什么都好,就是和他生母燕云卿一样有些古板,一定要等喻静翕守孝期满之后再迎娶她,使得苏夫人尽快娶儿媳妇、抱孙子的愿望成为泡影,而且尚文不尚武,书卷气很浓,鹤庆侯和苏夫人每每想到鹤庆侯府以后交到他手里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形,都有些下气。
勋贵就是勋贵,靠的是军功和皇帝的宠爱、器重,不是靠掉书袋啊。
鹤庆侯有些后悔,背地里跟苏夫人叹过一回气,“夫人,早知道是这样,当初还不如过继长春。”
宋长春从小练习骑射,身手很好,前几年进了羽林卫,现在已经是百户了,宋长林还在国子监读书。把这两个侄子比比,鹤庆侯还是更喜欢宋长春这样的,觉得侯府子弟理应如此。
提起过继的事苏夫人就头疼,勉强打起精神安慰鹤庆侯,“侯爷也是孝顺,听了太夫人的吩咐,才这么决定的。”
鹤庆侯苦笑不已。
他当年确实是因为太夫人有这个意思,想着自己反正是要过继,弟弟的三个儿子都是宋家血胲,过继哪个都一样,便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宋勇一向驯顺听话,乔思柔又很贤惠,鹤庆侯根本没把他俩放在眼里,更没想到乔思柔会突然爆发,带着宋长青和宋长春回了娘家。
这之后一连串的事,更是他始料不及的。
事情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超出了鹤庆侯的掌控。回想往事,他不是不后悔的,可是事已至此,再怎后悔又有什么办法呢?世上又没有卖后悔药的。
鹤庆侯明知多想无益,跟苏夫人抱怨过这么一回以后,也就不再提起了。他不再提这件事,苏夫人却是把前情往事一遍遍回忆,郁结于心,难以排遣。
她和乔思柔早已翻了脸,势成水火,可是她这些年来一件好事、喜事也没有,乔思柔却为长子娶了崇山侯府的千金为妻,不久之后便抱上了白白胖胖的大孙子,又为次子铺路,让他进了近卫任职,前程一片锦绣。不光这样,她的外甥女还被册为周王妃,成了皇家的儿媳妇-----什么好事都让她赶上了啊。
苏夫人想想这些,气的脸都黄了,一口气憋在心里出不来,无名火在五脏六腑中燃烧,痛苦不堪。
最近乔思柔总算遇上了一件烦心事,苏夫人也就高兴起来了。
让乔思柔烦心的事,就是蒋氏托人向乔家提亲,要为她的独养儿子常讷求娶乔致俊。
其实常讷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