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1 / 2)
再加上山间的石子路凹凸不平,颠得很,她根本难以入眠。
从车上下来时,何冉一张脸被折腾得惨白。
站在路边,放眼望去。
这里可真够偏远的,周围全是辽阔的山脉。
青山环绕着好几个村落,一户户人家的房子都依傍在山腰上。
那些房子看上去也历经沧桑,厚厚的土墙筑成,裂开许多道大缝,屋顶上铺着青瓦的人家已经算条件不错的了,更艰苦的则只能靠秸秆和谷物遮风挡雨。
站了一会儿,她看见萧寒从旁边一个山坡上走下来。
阳光正盛,何冉眯着眼睛抬头望。
他好像黑了一些,头发剪短了点,其他则没怎么变。
高高的个子,大大的脚,手里夹着一根烟。
萧寒三步并两步,走到她跟前,将烟头掐灭。
第一句话问的是:“冷吗?”
何冉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冷了。
重庆温度可比广州低多了,况且这里是山区,风一直冷嗖嗖地吹。
何冉从家里出来时只穿了一件毛衣,这会儿已经冻得手跟脚都没有知觉了。
萧寒将外套脱下来给她,他穿的也少,黑色夹克里只有一件薄薄的保暖棉衣。
他又问:“吃东西了吗?”
何冉答:“没。”
萧寒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包装的麻花给她,“先吃一点。”
何冉伸手接过,打量几眼。
萧寒往她身后望了一眼,大概是在找她的行李。
何冉说:“我什么都没带。”
萧寒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说:“那走吧。”
何冉问:“你家在哪?”
萧寒往山上指了个方向:“那里。”
何冉抬起头,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呵,可真远。
他们这个村子并不算最贫瘠的,年前修了公路,时有旅游的大巴经过,交通还算方便。
然而再往深处走,可就没有好路可走了。
正是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老话,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土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低头还能看到一排排或浅或深的脚印。
偶尔会遇见几个围着头巾的农村妇女,手里挽着菜篮子不知要上哪去,她们脸上的皮肤都被风吹得干燥粗糙,泛着深深的酡红,在何冉眼里具有一种别样的淳朴的美。
好不容易走到萧寒家门口,何冉直起腰,睁大了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环境。
这座土房子与刚刚一路走来见到的同样简陋,门高高的,两边贴着一副新对联,横批下面六条红纸被风吹得胡乱飞舞。
窗户是田字的,锈迹斑驳,门口挂着一堆谷物、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