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2 / 6)
自取了他为经魁……”
“原来是他。”兰夫人失声道。
那一次的科举,记忆太深刻了。解元是方磐,亚元是娘家弟妹的哥哥孔溥,经魁却是位十五六岁的少年。开国公有袍泽想招这少年为婿,少年却拒绝了,称已有未婚妻。
因着战乱年代失散亲人的很多,这少年又不姓楚,兰夫人便没往渔娘身上想。
更何况,小渔的家乡在海边,这少年却是在金陵考的科举。也就是说,他是金陵籍贯。
姓名既不相同,籍贯也不一样,谁会把他和当时的小渔往一起想呢?小渔口中的未婚夫,可是和她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钟嬷嬷忙陪起笑脸,“夫人认得他么?”
兰夫人觉察到自己的失态,笑了笑,“并不认得。不过,当年有位老友家的独养女儿有意招他为婿,却被他拒绝了,故此有些印象。”
钟嬷嬷便眉飞色舞起来,“夫人,季县令一惯如此!奴婢曾听说,他的上司,知府大人有意许配女儿给他,都被他委婉拒绝了呢。那知府家的女儿向有才女之称,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华有才华,妆奁又丰厚,只要他点点头,便可做了东床快婿!”
蒋氏一直在旁侧耳静听,这时却忍不住了,“想他再怎么能干,也不过是个县令啊,官又不大。那位知府,便这般器重他么?”
蒋氏瞅瞅爱说爱笑、白白胖胖的钟嬷嬷,真有点不大敢相信。看戏看多了吧?在你口中,简直什么都跟唱戏似的,一个小小县令,被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钟嬷嬷是镇远侯府的人,见蒋氏衣饰华贵,艳丽张扬,明知道这是开国公府的少夫人,哪敢跟她拗着呢?忙陪着笑脸,“这是奴婢听来的,道听途说,道听途说。”
镇远侯夫人眼中闪过丝讶异。
兰夫人和无瑕对渔娘的事颇为关切,才会请了钟嬷嬷来细细询问。常家二少夫人这是……?
陆先生温和的说道:“这位嬷嬷虽是听说的,却很合情理。试想,父母若为女儿择婿,会注重什么呢?除家世、官职之外,一定是看重人品的。季县令官职虽不高,却品行高洁,这样的年轻人,值得托付终身。”
蒋氏有些讪讪的,“大嫂说的是。”
钟嬷嬷见陆先生赞她说的合情理,喜上眉梢,笑的越发欢快,“大少夫人真是见解不凡,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季县令官不大,可人品好啊,他能为未婚妻一直守到这会儿,可见重情重意,这要是哪家姑娘嫁了他,他能待妻子差了?想必那位知府大人便是想到这点儿,才会有意许嫁爱女。”
蒋氏微不可见的撇了撇嘴。
钟嬷嬷把《寻妻记》唱词等细细讲了讲,兰夫人和陆先生、晚霞、无瑕等人听着,倒觉得和小渔真是对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