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4 / 6)
二十分钟的休息期很快过去,导演并没有急着让刘畅和连夏接着拍,而是先拍了连夏,等刘畅调整好状态,再补拍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之前吕伟英一气之下说出了那样的话。
好在刘畅并非是不开窍的木头,作为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他的领悟性也是超一流的,之前只是理解有误,导演吕伟英和刘畅一番谈话后,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刘畅像是突然开窍了一般,晚上补拍的时候,一条就过了。
在繁忙的剧组生活中,不知不觉,十一月份就这样过去了,12月1日,连夏主演的《新赌神风云》在港点映,为此她特意向《雉女》剧组请假一天,连夜飞往香港参加电影点映。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
科班出身的连夏很懂得在镜头前发挥自己的优势,作为新一代学院派演员的代表,在连夏的母校,有无数师弟师妹将这位同门师姐当做自己学习的范本。
他们模仿连夏在镜头前处理喜怒哀惧的方式,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用到。
这些怀揣着明星梦的年轻人不知道,他们做的,正是连夏曾经做过的事情。
这实在很让人诧异,被诸多大导演称赞“是自己职业生涯遇到的最有镜头天赋的演员之一”的连夏,学生时代一直在模仿别人。
对于这一点,没有人比连夏的经纪人徐妙珍更有感触,在连夏在各大影视基地为自己前途奋战时,徐妙珍也只不过是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助理。
和连夏接触后,徐妙珍一直很奇怪,爆米花电影的重视拥护者连夏,住的地方却有很多文艺片电影的光碟,这些光碟有的连中文字幕都没有,连夏的英文水平她很清楚,对方英语只能在文化分低的艺校拔尖,北京街头随便拉一个大学生,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那时候的连夏还在地下室住着呢,徐妙珍也只不过是柏青工作室一个经纪人助理。
有一天徐妙珍实在是忍不住问道,“这些碟你都看过吗?你知道讲的是什么吗?”
连夏摇摇头,“不知道。”
“那你买来做什么,充门面?”徐妙珍很震惊,一个一千块的房租都交不起,只能住在地下室的人,竟然会花这么多钱买光碟当脸面。
“当然不是,这些我都看过,”提起这一点,连夏还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光碟都是我们老师推荐的,说里面演员的很值得学习。”
那个时候的徐妙珍还不知道,演员千千万万,能真正耐下性子看自己并不喜欢的文艺片,并努力去模仿去学习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她还以为这样很普遍。
有时候成功就是这么简单,她做了,你没做,她成功了,你没有。
那时候的徐妙珍只是感慨,原来是老师推荐啊,连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