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5 / 8)
的基本是按照原著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的,金牌编剧公羊平在改编剧本的时候,尽量将长达四十万,剧情紧凑的,变成一百二十分钟能讲清楚的剧本文字。
剧本第一幕,是吕家的乔迁之喜,在这一幕,吕雉的父亲吕公第一次见到还是亭长的刘邦,在酒宴上,刘邦表现的非常无赖,调侃其他官员,大放厥词,连主吏萧何觉得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大成就,吕公却觉得刘邦面相不俗,决定将小刘邦十五岁的女儿吕雉嫁给他。
而这时候的刘邦已经有一个未婚生育的儿子。
剧本的第二幕,则是吕公的妻子吕媪和吕公正争执,而吕雉听到了自己他们争执的言语,却沉默不语,家中兄弟姐妹,极为不同意这桩亲事,两位兄长甚至扬言要将刘邦宰了,可惜让吕雉拦住了。
第三幕,便是刘邦和吕雉大婚,大婚这日,吕家除了吕公喜笑颜开,没有一个人脸上带着笑容,刘邦看到吕雉容貌的时候,笑得极为欢喜甚至有些害羞,他手足无措,甚至话都结结巴巴,做出了一系列可笑滑稽的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幕虽然内容丰富,在整部电影中所占据的分量却很少,用导演的话就是,三幕拍完,恐怕也没有十分钟。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嫁给一个比自己大十五岁,还有一个儿子的男人,而这个男人是远近闻名的无赖,他不务正业,好色懒惰,无所事事,可偏偏这样一个人,是自己父亲挑选出来的“人中龙凤”。
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真的甘心吗?
原著中,吕雉是几经挣扎,最终决定嫁给刘邦是因为这个乱世,女子生存不易,父母年事已高,刘邦纵然是个无赖,但是无赖也有无赖的活法,刘邦再不济,也是一个亭长,和父亲吕公交好的沛县令年事已高,若是自己父亲支持,刘邦很有可能成为沛县县令。
可以说,在原著中,吕雉虽然有几分羞涩,但是更多的是理智和警醒,这是一个从骨子里就十分克制专营的姑娘,在原著中,吕雉甚至有浅浅的喜欢的小伙子。
不过在电影剧本中,这些情节全部都删去了,公孙平并没有给第二幕的吕雉太多台词,哪怕这是女主角第一次亮相,导演在给连夏说戏的时候,希望连夏表现出吕雉的心不甘情不愿,因为他想表达的吕雉和原著还是有出入的。
在剧本中,最初出场的吕雉,是一个封建传统女性,温婉贤惠美丽端庄,即使对毫无血缘关系的继子也可以一视同仁,尽管她并不爱刘邦,却愿意做好一个妻子应尽的一切本分和职责。
这个时候的吕雉是善良的,甚至是有些软弱的,在不公的命运面前,她能想到的只有妥协。
此时的她,是一名叫雉的普通女子,和后来心狠手辣的吕后,相距甚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