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7节(5 / 7)

,连夏那点粉丝少得可怜,连夏身边的助理经过调查,才知道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华人,还有一部分外国人是中国文化的痴迷者,他们看到《太平盛世》连夏那堪称华丽的服装和首饰后,又看了电影影评,对《太平盛世》乃至连夏这个公主的扮演者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兴趣让他们愿意为电影奔波,不远万里来到多伦多。

☆、第六十一章 宣传期和“太平”公映前夕

连夏在多伦多电影节期间,待遇一点都不输给国内一线大腕儿。

当然,她还不知道自己在国内许多媒体眼中已经是准一线,人气甚至已经超过了凭借《靖康变》刷了n多好感度的周静芸。

不过因为连夏蹿得太快,难免给人一种红得摇摇欲坠的感觉,好像她脚下踩的是软趴趴的海绵,一丁点事儿就会让她从巅峰跌落到谷底。

太多太多人准备看她的笑话。

不过对于连夏来说,这都无所谓,别人怎么想和她没关系,她每天要接到大约三十家媒体的专访,从国内到国外。

而由她主演的两部影片,《太平盛世》和《我的哑巴母亲》,在北美都卖出了很好的价格,尤其是前者,前者虽然并无任何国际大奖加分,但是片商看过《太平盛世》后,很满意它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紧凑的故事情节。

北美片商认为,《太平盛世》的价值观和浅白的台词,能引起北美观众的共鸣,他们对这部电影的看好程度甚至超过了《靖康变》,要知道《靖康变》在北美上映后,许多人都觉得不能理解里面的人到底在想什么,由此可见三观也是影响影片推广的原因之一,看不懂的影片,内涵再深邃,看不懂还是看不懂。

至于“哑母”,一座“金狮奖”已经说明一切,要知道即使是高傲如奥斯卡,也认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它是平级的。

“哑母”的成功也不是偶然,这部影片绝对不存在感动了欧洲人感动不了美国人的情况,从多伦多电影节展映情况就能看出,每个从影院出来的观众,眼睛都是红红的,记者随机采访,几乎没有人说这个片子不好。

一些观众甚至拿着自己的本子,排队让导演和片中几位演员给他们签名。

一个白人姑娘激动不已地对连夏说,“我原本不认识你,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你用演技征服了我,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影迷了,你真是太棒了,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演员,而我会是你第一批在加拿大的粉丝,你是最棒的,我会向我所有认识的人推荐这部电影!”

加拿大《温尼伯自由报》的影评人应片商之约观看电影后,对“哑母”和连夏的演技大加赞,“我觉得自己看了一部很棒的影片,九十多分钟里,我的心随着别人的故事跌宕起伏,忽上忽下,有一段我整个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