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节(4 / 5)

大约是因为常年超强度训练的关系,连夏发育比同龄人要晚,十四岁初潮,和圈里很多十四五岁就已经张开的年轻女艺人相比,十五岁的连夏明显要稚气的多。

长得稚气也就意味着,除了特定的剧本,她几乎不适合担任任何影视作品的重要角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题材并不是那么宽泛,大家的思路也没有打开,俊男靓女的影视作品,通常局限在爱情题材中。

一个还没张开的豆蔻少女,让她演什么?儿童剧吗?

除非编剧特意添加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在剧本里,连夏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角色。

经纪人不由得叹息,连夏要是再张开点就好了。

一个经纪人会负责好几个艺人,他们心里也有自己看好的艺人名单,柏青工作室旗下艺人众多,连夏条件不上不下,并不在经纪人看重的名单之列,如此,好的资源,也轮不到她。

就这样,十几岁的连夏,很快被淹没在娱乐圈俊男美女中,水花都没拍响一声,娱乐圈,这样的小人物太多太多了,连夏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第二章 盒饭生涯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连夏签约柏青工作室已有七年。

七年,风靡一时的bb机逐渐退出市场成为历史,小巧的手机取代了大哥大,手头宽裕的家庭甚至用上了电脑。

在这七年里,连夏做过群众演员,在剧组打过小工,在工作室人手不够的时,她还当过某个明星的生活助理,鞍前马后操持着。

曾经连夏想,若是在娱乐圈混不出名堂,就回团里继续当杂技演员,如今回过头看,只觉得当时的想法很幼稚。

这世上不是什么都有回头路,总有一些决定,是不能反悔的。

签约柏青后,她依然保持着以前的好习惯,早晨起来的时候练功,但有人督促和没人督促是不一样的,没有针对训练,自己的骨头越来越硬,有些普通人看似很难的动作,虽然还能做出来,但和当年的“身轻如燕”比,如今的自己,差太多了。

即使她现在不做艺人,也做不了杂技演员了。

如今,二十二岁的连夏是首都电影学院表演系大四学生,和她绝大多数校友一样,连夏并没有什么名气。

首都电影学院表演系被誉为明星的摇篮,有人说,踏入首都电影学院,就相当于一只脚踏入明星之门。

如今想想,这话真跟放屁差不多。

他们这届系里三十多个人,称得上知名度的只有两个,一男一女,男的是靠和圈内一个二线女星谈姐弟恋,找到的资源,女的则是和某电视台副台长谈了一场忘年恋当了一部现代剧的女二号。

两个人都不是一线,顶多算是在观众那儿混了个脸熟,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