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综]末代帝王求生记_分节阅读_135(3 / 4)

是大秦皇太子了,再举行一次高考,应该就能直接把人塞进朝廷当官了吧?

第176章 生子

朝中又一次要举办“高考”的消息,做为太子监国后的第一条政令,如插上翅膀的鸟儿一般,飞向大秦各地。

而此时,离上一次“高考”已经有五年之久,五年没有举行“高考”,而且和上次“高考”只是少公子挑选门客不同,这次“高考”是直接为朝廷选官,考中者直接就可以去当官了。

用一句不客气的话来说,被上次“高考”刺激到的仕子,现在已经是饥渴难耐,就等着朝堂快点确定日期和章程。

开心的仕子自然是很开心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有长远眼光。虽然朝廷五年没有动静,但他们却相信“高考”如此好的选才之法,只要皇帝陛下聪明不笨,就一定会再度重启的,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个叫“高考”的其实就是皇帝陛下想出来的,只是因为取才一事事关重大,所以让少公子以选门客的理由,先提前演练一番,以查证内中是否有弊处。

如果说一开始,仕子们对这个想法,还只是隐隐约约只有一个大概的念头。但自从有消息灵通者传出,皇帝陛下极为宠爱少公子,登基之后不但将老秦旧地封于了少公子,还打破自己“封王不封地”的规定,在上林苑里为少公子划了一块封地。

这是妥妥的预备役太子的节奏啊!

一时之间,仕子们又跟打了鸡血一样,开始认真读书——现任皇帝陛下不开“高考”没问题,下任皇帝陛下开也是可以的。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次“高考”取得那些人才,尤其是那个叫陈平的,现在混得很是不错,身份水涨船高来着。

有些年纪比较大,估摸着自己没机会等到新帝当政的仕子,以及发现自己确实不是读书料的仕子,在认真琢磨过利益对比之后,都开始将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一时之间民间读书之气蔚然成风,也算是另一种影响。

不但仕子们这样想,因为“高考”除了性别之外,对参考者的年龄、籍贯、阶层没有任何限制,甚至表示如果奴生子只要有真材实料也可以参加。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奴生子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正因为这种表态,再加上秦国一向尚贤,所以现在大秦上下除了原本就是仕人的集团之外的人,不少商人、农民也开始纷纷省吃俭用,全家甚至是全族一起供有天资的孩子读书,就是为了希望孩子能凭借“高考”改变命运。

在当今这个社会,当官不但是这辈子的铁饭碗,而且是世世代代的铁饭碗。

皇上可能轮流坐,今年就会到我家。但是不管你们谁当皇帝,反正我这个官位是肯定能保住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明代嘉靖皇帝的爱臣,有“大明第一锦衣卫”名号的陆炳,他们家从隋唐朝开始,六百多年来一直都有人在朝廷当官,是个绝对的公务员之家。

而不管是二千多年前,还是两千多年后,不管会被人骂成什么样,高考都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辈子遇到的最公平的一次考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