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末代帝王求生记_分节阅读_104(2 / 5)
,这样才是正常的。
提出这个神逻辑的,也是儒家的孔子先生。
至于儒家的孟子先生,则提出了一个更毁胡亥三观的假设——假设舜帝的父亲犯了罪,那么舜不但不应该检举他爹,或者是让他爹坐牢。反而应该背着他爹,丢下王位和自己的责任,找个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地方,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如此毁三观毁节操的想法,对于在幼儿园里就学过,就算是亲朋好友犯了罪,也不能包庇窝藏的胡亥来说,这两位简直就是两瓶泡烂了的绿茶。
“我大秦以法治国,当抛弃亲亲相隐这一套,鼓励老百姓积极检举、依法揭发、一经查实、举报有赏,尤其是对这种意图谋反者,如举报属实,则家产则举报者所有。当然,对那种胡乱检举揭发的,也同样要处于重罚。”胡亥以手为刀,杀气腾腾的在半空中,做了一个“砍”的姿势。
一方面对意图谋反者,施以重刑,震慑天下不轨之辈;一方面建立密报制,对举报者重重有赏,双管齐下之下,胡亥相信再有人想干出点叛逆、昭显性格的事,也会先考虑到自己的亲人和九族。就算碰上个冷心冷情不在乎亲朋好友死活的,也要惦量惦量亲朋好友愿不愿意和自己一块死。
这个世界上,贫穷的人是大多数,安份守己的人也是大多数,野心份总是那么一小部分。就算是以前雄霸楚国的屈、景、昭三大家族,虽然号称跟大秦“不死不休、亡秦必楚”什么的,但三大家族里大多数人也是普通人,一没文化二没水平,再加上这年头也不流行夷族什么的。
所以这些人无非是家主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也没有去想过后果。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有密报机制,举报有赏,叛逆谋反更是重赏。财帛动人心,就算三大家族的宗法观念再强,也不保证家里个个都是好的,没有一个人会告密。这样一来,这些人再想做点什么,不用干别的,就先得提防自家窝里反了。
“嗯……你这个主意不错。”嬴政摸了摸胡子,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
胡亥虽然干事不大成,喜欢玩阴谋诡计,所定之计都是针对人心,但想出来的,却总是实用的好计划。因为哪怕这些计划,不太符合嬴政喜欢用堂堂正正阳谋的作风,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自己老了,儿砸的招虽然毒,但明显更管用。
“那个大力士,又是怎么一回事?朕听说,他不是华夏人。”嬴政皱着眉头,这些六国余孽,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都不懂,同为华夏子民,为了杀朕,竟然不惜和异族为伍,干出这种引狼入室的事。
“回父皇的话,这个大力士是一个叫沧海君人的手下。”胡亥一边说着,一边在两人的案前,摆上一张大地图,指着地图上辽东郡以及它的北边,也就是两千年后的东三省地区,开口说道:“沧海君是东夷秽人部的一个君长。而秽人郡的生活地,则是在辽东郡以及更靠北的地区。”
胡亥说到这里,感觉有些想笑。因为秽人在两千多年前,居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