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83节(3 / 7)

奴赶鸭子了,估计一时半会不能来见自己。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少公子。”蒙恬跪在地上,向嬴政的王车行礼道。

而此时,刚才还大半边身体探出车外,不时拿着望远镜大惊小怪,就跟两土鳖似的嬴政父子,现在已经重新回到了人模人样、淡定从若、不可一世,浑身充满王霸之气的模样。

胡亥抢先一步从王车上蹦下来,然后回过头,挤开赵高,抓住嬴政的手,扶着嬴政走下王车。

远方的秦长城与胡亥在后世见过的八达岭长城,虽然同样雄伟壮观,让人惊叹于它的伟大,但两者之间却稍稍有些差别。后世的明长城,大多是以巨大的砖块建成,秦人没有这个烧砖技术,所以秦长城是由夯土和厚石片层层交错叠压而垒成。

这些石片是筑长城的民工和驻兵,在长城附近找到合适的山石,然后一块块的按规格切割下来,每块石片重的有五、六十斤,轻的有十余斤,石头切下来后还要经过磨平处理,完全磨平之后才能砌在城上,这样才能保证砌起来的长城,能历千年而不塌。

“啧啧啧!真是太了不起了!”看着民工们用背篓背、用手抬、用肩抬的,将一块一块处理好的石头,自山脚抬上山顶,胡亥不仅咋舌道:“这可真是始无前例的大工程啊!”

大吃货国人都知道,秦始皇当政时期有四大工程——秦皇陵、阿房宫、长城、直道。

秦皇陵现在不用赶着那么急修,可以慢慢修,而且修坟这种事,都是在地下完工的,谁也不会没事就去地下转悠;阿房宫这玩意,直接就浮云掉了,也许日后秦n世小朋友,有钱不差人的时候会修个;直道都修成了水泥马路,据胡亥分析大约没有原版的秦直道好使,两千多年后还能使用,而且路面上只长草不长树,但同样也意味着工程量没有那么大。

耗尽民力一次修完,还是隔个几十年就修补一下,两者哪样更划算谁也不知道。

因为战争需要,从咸阳到九原的直道不再是像上辈子那样,是秦始皇三十五年才开始修,一直到秦始皇死都没有修好,而是最先开始修的一条直道。不过早修归早修,这条直道和史书上说的也差不多“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所谓道广五十丈,放在现代大约就是六车道的概念,古代就能修出六车道的马路,想想这个工程……

再加上这条直道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北面边城的军事供给,所以它的沿途就有很多为将士和战马补给营养的驿站和行宫,说是“五里一墩,十里一站,百里一个行宫”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但也正因为往九原的直道是早早修好的,待胡亥这次来的时候,他所见到的是已经是一条又宽又长的马路,而已经习惯于两千年后各种大工程,以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