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69节(5 / 7)

,打断宝贝儿砸的话语,生硬的转移话题道。

这个叫“科学”的东西,到底是哪路神明啊?竟然敢蛊惑朕的宝贝儿砸!搞得现在宝贝儿砸,一阻止朕进膳,就会搞出这个叫“科学”的东西!胡亥还说方士都是骗人的,朕看这个叫“科学”的,也不是个好货。

“喔……张良啊,儿臣本来是想杀他的,可是后来儿臣转念又一想,像这样的大罪,应该在众人面前名正典刑,方能震住六国遗族,偷偷摸摸杀多不带感啊。”一听到嬴政问正经事,虽然明知道对方是在转移话题,胡亥还是放下手里的杯子,衣袖在嘴上随便一抹,坐正身体,表情严肃的回答道:“刺杀皇室,罪不容赦。儿臣建议,夷张良九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余者亲人皆流放辽东,本人凌迟处死,传尸三十六郡,以震天下!”

“准了!”嬴政连想都没想,就点头应道。

虽然秦国只流行“夷三族”,但现在看来,似乎罪名还不够重,无法震慑那些叛逆份子,让他们有胆量一波一波的来刺杀自己。

“另外,儿臣恳请父皇建议密报制。”胡亥略一犹豫,还是拿出了这个破坏亲戚、好友、宗族、上下级和谐关系的大杀器。

虽然史书上使用密报制的皇帝,最后都臭不可闻,理由是在淳朴的民间,搞出了后现代白色恐怖,搞得社会关系亲不亲友不友,彼此勾心斗角互相猜测,人和人之间的爱都没有了。

但是在胡亥看来,古人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无非是因为古代讲究“亲亲相隐”,即亲人,尤其是父母血亲,即便他们犯了罪,也不能苛责追究,兴师问罪,而要动了包庇回护的恻隐之心,这样才是正常的。

提出这个神逻辑的,也是儒家的孔子先生。

至于儒家的孟子先生,则提出了一个更毁胡亥三观的假设——假设舜帝的父亲犯了罪,那么舜不但不应该检举他爹,或者是让他爹坐牢。反而应该背着他爹,丢下王位和自己的责任,找个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地方,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如此毁三观毁节操的想法,对于在幼儿园里就学过,就算是亲朋好友犯了罪,也不能包庇窝藏的胡亥来说,这两位简直就是两瓶泡烂了的绿茶。

“我大秦以法治国,当抛弃亲亲相隐这一套,鼓励老百姓积极检举、依法揭发、一经查实、举报有赏,尤其是对这种意图谋反者,如举报属实,则家产则举报者所有。当然,对那种胡乱检举揭发的,也同样要处于重罚。”胡亥以手为刀,杀气腾腾的在半空中,做了一个“砍”的姿势。

一方面对意图谋反者,施以重刑,震慑天下不轨之辈;一方面建立密报制,对举报者重重有赏,双管齐下之下,胡亥相信再有人想干出点叛逆、昭显性格的事,也会先考虑到自己的亲人和九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