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4 / 8)
亲爱的父王,告诉您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您上回跟儿子说的没错,李信之败在于后院失火,郢都内部有奸细,攻击了李信大军的后方,导致李信后背遇袭方才一败。而根据儿子最近埋在昌平君府中人的调查,昌平君府最近频频有操着楚国口音的人进入,所以……父王您过不了多久,可能就要挥泪斩基友了。”
胡亥想了想,觉得上面这样写,未免有点太幸灾乐祸,又提笔补充了几句道:“以前有个旅行社老板曾经说过‘背叛从一开始就存在的’”嗯?你说是那旅行社老板没说过这句台词,这是同人文的内容。同逼官,怪我喽?
“对于昌平君这样出身楚国的公子来说,来自父亲的血统决定了他的立场,所以父王您也不用太伤心,本来你们就不是一国的,就算偶尔在一起玩,也不是一国的。”胡亥写完这等杂事,又开始写正事,“儿子是父王的儿子,身上流得是秦人的血,是父王的血,所以儿子是永远永远不会背叛父王的……么么哒……”
“因为楚人龟缩不出,最近大家都很无聊,每天都在比赛谁投石投得远。儿子前几天也去参加了,拿了第一……真得是第一,不是倒数的,也不是他们让儿子的。儿子只是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投石车,直接将石头投到寿春城里了。哈哈哈哈……王翦老将军当时就风中凌乱了。儿子估计楚国那个叫项燕的也风中凌乱了,因为儿子学儿子以前看过的一本里的主角,把我们秦军的生活垃圾,打好包装在投石车里投了过去。父王大概不知道什么是生活垃圾吧?那还是不要知道了,免得影响您晚上吃饭的心情。”
拉拉杂杂写了好几张信,胡亥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笔,继续写道:“儿子上回给您打的,治理楚国的报告,您觉得怎么样?没问题,儿子就开始办了,每天投石好无聊。”
收到胡亥寄来的家书,没人知道嬴政看完书信是什么心情,但不久之后,胡亥收到咸阳传来的旨令,王将东巡。
“父王对他的基友还真好咧。”胡亥揉了揉太阳穴,一脸无奈的想着。
秦灭韩、赵、魏之战中,嬴政虽然关心,但也没有亲临过战场。唯一亲临一次,也是在灭赵之后,跑到邯郸城去,把仇家还有仇家的子孙后代全坑了。一个爱恨情仇这么强烈的人,在楚国大势已去,基本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还亲自跑来前线督战,自然不是为了伐楚的事、也不是为了监视王翦,而是看中昌平君。
不知道父王这次会不会失望?嗯……应该会吧?后世在论述秦始皇的大臣时,似乎没有几个人提到过昌平君,连《寻秦记》里都是“昌平君”、“昌平君”的叫,似乎他没有名字一样。一个自吕不韦之后、李斯之前,占据大秦相位十几年的人,竟然连个名字都没有,怎么看都像是官方刻意抹杀啊。
“不过……这也不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