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2 / 6)
两银子都不够,他还是要出门打零工来贴补,还不如直接就出去打零工,人虽说辛苦些,但是钱也多些。
杨铁根跟林青婉说了以后,就开始考虑着把地佃给谁。不了解的人家不敢佃,怕到时候碰到拖租子的更加麻烦。
杨氏知道他们的打算后,给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杨氏的地是一直佃给别人种的,这次夏大成落魄回乡,就想把地收回来自己种。杨氏年前就跟那户佃她家地的人家说了,别人虽说很无奈,但毕竟都是一个村的,人家家里也有困难,也是能理解的。
只是这户人家家里穷,人口却多,自家只有四亩薄田每年的产出根本不够家里人口嚼用,这些年一直是种杨氏家的地的,这下杨氏把地收回来,这户人家立马陷入了困顿。
杨氏也非常愧疚,但是再怎么愧疚也要把自家日子先顾好再说,刚好杨铁柱和杨铁根两兄弟想把手里这几亩地佃出去,那就直接佃给那户人家得了。
这户人家杨氏打交道很多年,彼此也都非常了解。这家人实诚每年收了粮食就过来交租子,从来不带拖欠的。
这样两下一凑刚刚好,那户人家不用担心生计,林青婉他们也找到了佃户。
林青婉杨铁柱还有三房两口子和那户人家签了佃地的文书后,就把地交给别人种了。接下来就是考虑自家生计的事了。
其实林青婉劝三房两口子也不是没把握的,自从过了年后萧条的那些日子,镇上的几家酒楼生意就好了起来,腊味鲜的销量也慢慢恢复过来。
当然,腊味鲜之所以叫腊味鲜就是因为它是腊月天冷的时候做出来的,林青婉这段时间的冥思苦想,也想到上辈子那些卖卤菜的店里都是可以买到香肠的,一年四季都有,也就是说香肠这种东西并不只是腊月冬天可以做来卖,其他时候也是可以的。
只是不是冬日腊月做出来的腊味鲜口感也许不够好,味道不醇正,但是多在味道上下下功夫,应该可以弥补了。
当然保鲜也是一个方面,夏天的时候这种东西是不经放的,也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像现在这样一做就是几百斤放那里慢慢卖了,而是要随做随卖。到时候人肯定很辛苦,只是种地不也很辛苦吗,也是大夏天里,一滴汗水摔两瓣的在地里刨食。都是辛苦,肯定要选择赚钱多一些的。
想好了这些,林青婉就定下心来。除了养胎以外,就是三五不时捣鼓些其他的味道出来试吃。
她甚至想好了,这个腊味鲜可以向别的地方推广,例如附近几个小镇上,或者是淮河县,又或是更远。只是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她现在大着肚子,这些事情也就是只能交给杨铁根还有养好胳膊后的杨铁柱做了。对于杨铁根,林青婉还是有些不能放心的,他虽然比以前灵活了不少,但是还是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