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3 / 5)
,听说郑仁使人来接了,便想带着郑纤一道过去。
他们带着郑纤,一来是这么几年郑纤悉心照料,在跟前服侍,早就处出了非同一般的情分。二来是郑纤年岁也大了,郑绣都要生产了,她还没说亲,家里也是着急,便想着带她一道过来,若是能在京城寻一门相当的好亲事,往后也能多看顾些。
朱氏自然知道是这是天大的好事儿,还想着趁机让二老把自己一家都带着往进京城去享福。
二老自然不想带她。不光是二老,郑全经过前头那桩生死攸关的私盐案,越发安分守己了,人也变得勤奋不少,在家安心侍弄田地。听到朱氏动了这样的心思,当下就等黑着脸教训了朱氏一顿,让她歇了心思,再不要痴心妄想。
二老不肯,郑全又不肯帮自己说话,连郑纤和郑荣都不向着自己,朱氏这才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二老带着郑纤坐上了去往京城的马车。
郑老头和郑老太想着要要来伺候郑绣生产坐月子,二老浑身更是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似的,一路上坐车也不觉着累了,只让人快马加鞭地往京城赶去。
五月里,郑家二老和郑纤便抵达了京城。
郑仁派人去渡口接了人,把他们一路接回了家。
他如今还住在上坎胡同,那屋子不论是地段还是格局在京城中都十分出挑的,又因为是郑绣帮着挑选的,离庆国公府又近,他跟郑誉也住习惯了,便没有再另寻了地方,只是在家里另添了一些下人。
郑老头等人从石牛镇风尘仆仆地赶来,到的时候郑仁还在上值,郑誉在上学,家里倒只有几个下人守着。下人们早就得了郑仁的吩咐,饭菜热水都早就备着了。
二老和郑纤一通梳洗后,用了饭,便跟管事打听怎么去庆国公府。
管事没得着吩咐,一时也不敢冒然把人送到庆国公府去,只说要等老爷下了值后再说,让他们先稍作休息。
郑老太一心想看看怀着孕的郑绣,哪里肯听劝,见管事不肯带路,便跟郑老头和郑纤商量,出去雇一辆车去庆国公府。反正她想着以庆国公府的名头,在外一打听,人家自然知道地方的。
还是郑老头劝着她道:“老大向来是有主意的,他既然说要咱们等他,咱们便等上一等。反正咱么也来了京城,来日方长,总有见到的时候。”
郑老太心里纵是再不愿意,到底还是听惯了他的话,只能先按捺住。
而庆国公府里,郑绣是几日前才听他爹说爷奶就要过来了。经年不见,她对二老自然也甚是想念。也一早就派人在渡口等着,听外头来人禀报说二老已经被他爹那头的人给接走了,她如今月份大了,不方便出门,便算准了时辰,等他们休整过后,再派人去接了。
郑老太在上坎胡同就没肯歇着,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