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2 / 5)
家。
薛劭家现在住的屋子,本来是村子里的荒屋,能看出来简单地收拾过,但是看着也十分破败,就两间墙壁斑驳的土房。倒是也有个院子,只是看着已经很久没人收拾过,里头的积雪都没有清扫。
郑绣叫了会儿门,里头都没人应声。看着大门也没落锁,她干脆就推了门进去。堂屋的门也大敞着,里头就一张桌子,几条长凳。
郑绣一进去就闻到一股怪味,有些像霉味混杂着馊味。她把篮子放在桌上,四周一打量,发现梁上系着不少腊肉。但也仅仅只是腊肉,一览无余的屋里实在没有其他像样的东西了。
“姐姐,咱们东西都送到了,回去吧。”郑誉在旁边不断催促。
郑绣不死心地又冲着屋里喊了两声,见还是没有人出来,她便穿过堂屋进了屋,屋里一条土炕上空空如也,根本没有人。
这么大冷天的早上,家里大门都敞着,那孩子能去哪里啊?郑绣围着薛家两间土房转了一圈,还是没找到人。
☆、第6章 同行回村
第六章
这天到了郑仁回家的日子。他出了书院,便觉得扑面的寒风跟刀子似的割着脸,不由紧了紧袄子,加快了步伐。
刚走出书院门口,就看到几个袄子上带着补丁的学生聚在一起。
见着他,几个学生都恭敬地行了礼。
郑仁便停下脚步,问:“大冷天的,怎么不早些回去。”
其中一个学生略有些局促地道:“先生不知,今日腊八,镇上冯员外在派粥米呢。我们几个商量着,一会儿去领一些回去。”
他说话时一直垂着眼睛。文人最重气节,好面子,他们在此踌躇,想来是不好意思拉下脸面去领粥米。因而郑仁也理解他们,便道:“恰好同路,咱们一起去。”
几个学生这才没那么拘谨了,跟着他一道去了。
冯府就在书院回村的路上,郑仁远远地就看见冯府门口围着不少人。
这两年年景艰难,百物腾贵,大部分人手头都不宽裕。
冯家派腊八粥,是用布袋扎着配好的配料一一派送。只要慢慢排队,不论年纪大小,每个人都能领上一小袋。一袋约有半斤即八两的分量,足够一家人一顿的口粮了。家里人数多一些的,领一次就能吃上几天了。
郑仁看着眼前长长的队伍,正寻思着怎么绕开。
人群里却挤出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对着他恭敬地作了个揖,道:“是郑举人吧?咱们家老爷隔得远远的就瞧见您了,让小的请您过去领米呢。
郑仁摇摇头,道:“家中米还宽裕。”
小厮笑道:“实在是我们老爷一番心意,举人若是不领,小的实在难办。”
郑仁是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