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3 / 5)
说明三家村一定有容易种出木耳的水土,作坊开在那里会容易许多,而宁家在三家村的老宅正好也空着,就用厢房和后院的园子慢慢试,早晚能试出办法来。
将各样的事情都先盘算好了,真正做起来并不难,而且宁婉做生意一向是谨慎的,她投的本钱并不多,如果成功了再慢慢扩大不迟。
虽然有许多杂事,但是宁婉却没有忘记答应让石头去读书,当然就是她想忘记也是不能的,小石头听了要上学堂竟十分上心,每日都要来问姐姐什么时候能去。
当姐姐的哪里会食言?宁婉按着皇历上的日子帮石头裁了衣裳,当然也替另外几个孩子也一道做了衣裳,又去与大姑和大姐她们说:“让囡囡、狐保、大郎、二郎他们都与石头一起上学堂去吧,束脩我来拿。”
大姑和大姐就说:“我们听了石头说要去学堂,也打算送家里的孩子们也去呢。至于束脩,自然应该我们自已出。”
宁婉原以为大姑和大姐定然舍不得花这份银子的,所以一力担下束脩的费用,不想这两人竟都赞同,就赶紧问:“大姑父和大姐夫可都愿意?”
“怎么也不愿意?”大姑就说:“我们先前是供不起读书人,因此从没想过把孩子送到学堂里。前日石头一说,我们就都定下一起送他们去读书呢!就算考不上秀才,能像你一般会看账做生意也是好的。”
宁婉就笑,“原来我倒小瞧你们了。”说着将做好的新衣裳和在宋家铺子里买的笔墨纸砚一一拿出来,“到了吉日一同送他们拜师。”
大姑和大姐虽然要送家里的孩子们去读书,但是她们哪里懂得要准备什么,如今见宁婉样样都备齐了,不免好奇地翻看一回,“衣裳也就罢了,其余的东西都金贵着呢,花了多少钱?”
问价钱就是要还钱,宁婉自然不说,“我想着他们毕竟都是开蒙,因此并没有挑好的买,都是最寻常的东西,让孩子们先用着吧。日后若是学得好,那时再买好的。”
几个孩子平日里哪里见过文房四宝,便都过来又摸又看的,嘻嘻哈哈闹成一团。大姐就说:“怎么也给囡囡买了一份?她毕竟是女儿家,若是想学,不如让她弟弟从学堂里回来教教她就好了,笔墨也用一套就行!”
虽然书中说七岁男女不同席,但其实在民间哪里能做得到?且七八岁的孩子也不懂这些,学堂里有几个小女孩也是常有的事,只都是小的,到了十岁上懂得男女大防后就不好再去了。宁婉自是知道姐姐不是那些酸儒般的不许女儿读书识字,只是没见过女子上学堂,又想省些钱,就点头肯定地道:“囡囡也去!”
又将给囡囡新做的月白小袄、青布裙子拿出来给她试着说:“我选的学堂里也有两个女学生,一个是先生的小女儿,今年八岁,一个是那孩子的两姨妹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