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14节(3 / 4)

说:“我刚刚竟然都忘记了,清儿真不像话,家里向她借钱竟然还要利息!要不是胡小先生在,我早不让你们写借据了!”

宁婉反要劝娘,“借钱给利息还不是天经地义的?娘不要利息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二姐毕竟与二姐夫是一家了。”

于氏怎么也转不过弯,“那也不应该要。”

“娘这样想,若是二姐不借我钱,我向别人借是不是也要给利息呢?也许给的还要更多呢。”

理固然是这个理,但是于氏难得动了一次气,抱了石头回房后又向丈夫说了一回,宁梁心里早也不在自在,夫妻二人越说越不高兴,此后对二女儿就冷淡下来,至于二女婿,表面客客气气的,其实就是疏远了。

刘五郎那样八面玲珑的人哪里觉不出?每日里依旧笑嘻嘻的,好听的话不要钱,只管一个劲儿地向岳父岳母说,他嘴又巧,脸皮又厚,而宁梁和于氏总归是老实人,再怎么也不好伸手去打笑面人,时日一久,表面上又平复了。

而宁清呢,悄悄找爹娘哭诉了几回,“我自然也不想要小妹利钱的,可是刘家也有兄弟要借钱,我们硬是借给了妹妹,不立契书写上利钱,婆家那边哪里交待过去?”又流着泪说:“我和你们二女婿本就是公婆不疼不爱的,要是娘家再不容我们,我们可就走投无路了!”

这话里的漏洞其实不少,但宁梁于氏毕竟是亲爹亲娘,还真就被他们哄了过去,慢慢地便将事情放下,又对二女儿一家如常了。宁婉看在眼里也不奇怪,她自己也是一样,虽然会生宁清的气,但也不可能狠下心来对她。血脉亲情,就是如此的。

不过,若说心里完全没有芥蒂,那也是不可能的。

宁婉借了钱,便将银子换成铜钱每日里付出去,再将山货源源不断地运到虎台县。宁家已经将马驿镇大半的山货生意拿到了手,自然又多了送货之处。家里也一直坚持着最初定下的规矩,送的货物还保持着最初的规格,信誉十分不错。

虽然德聚丰最主要是收山菜卖到虎台县,但铺面总归是门面,又有镇上的人时常来买些东西,因此通常放一个人来照应铺子。这个活儿较收菜要轻省得多,这些日子就由娘来做,顺便还能看着几个孩子。

这日宁婉正在后院里收货,娘过来找她,“杨太太要一百斤榛蘑,你看看家里是不是有?”

铺面卖山菜蘑菇多是一斤两斤的,至多不过五斤十斤的,一下子要一百斤榛蘑,就要从后院取了。宁婉听了起身说:“我这就让人送到铺子里一百斤榛蘑,小杨太太瞧着要是行就送到她家。”

没一会儿,娘又回来了,“小杨太太想问问你这蘑菇还能不能再便宜些?”

“不能了,”宁婉忙得头也不抬,“我们家因为自己收货,卖的已经很便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