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28节(1 / 6)

俱泰捏了捏酒杯道:“圣人设立财政之司,自行任命财政司使,也算是越过宰相直接管理财政大权,避免宰相独揽大权,难道不好么?”

殷胥笑道:“我手中不该过此权。如今或许我能理智,我有能力,手握财政大权也不会犯错。往后呢?皇位不是宰相之位,姓殷的都能坐上,而不是要科考、历练几年挣扎经验丰富才登得上的位置。财政一司我可以随意提拔,往后再设行军一司,什么都是我任命。有能的皇帝就管管,无能的皇帝就被玩转,权职从制衡改为了分工,这不就变成汉时三公之制了?”

俱泰竟哑口无言。

他忽然有一种……自认为社会经验丰富,然而读书少却仍与他有千差万别的感觉。

他还曾嘲笑过士子科考读写文章算做什么,还不如拉出去历练几年。然而底层的历练虽然需要,但读诗书策论思考古今变化却就没用了么?

殷胥道:“若说如今尚书权重,那何必如此,如今没有尚书令,只有左右仆射。我直接不给左右仆射加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他们不可进入政事堂不就可以了么?但是这也仍然有弊端,决策之人没有六部那样的经验与专业,闷着头议政难道不会对实行造成困难么?”

俱泰愣了:“那该当如何?”

殷胥动了动眉毛:“你问我我问谁。我又不是神仙,纵观古今,哪有没弊端的制度,只能权衡漏洞大小,尽力平衡便是了。还是否记得当年科考时的题目,你答的也很好,但我为何选宋晏?他提出如今大邺,制度重要,人也重要。制度再怎么设立,也会因为人的逐利而有所倾斜,他认为应尽可能的规范人的职权,让一件事情凌驾于可变动的制度与不停偏移的人之上。”

俱泰道:“他说的是什么?”

殷胥稍微抿了一点酒,看向下头的熙熙攘攘:“如今你还猜不出?”

俱泰垂着头拼命思考起来,圣人当年制科问这题,可谓心思深远,他自己或许思考多年早对此有了些想法也还有些迷茫,而宋晏的回答或在一定程度上与他有契合。

对……当年制科,圣人还开了一门……是什么来着?

俱泰猛地抬起头:“律法?”

殷胥望了他一眼,嘴角扯出点笑意:“当年最早,是我想推行详细的律法,凌驾于世家之上,将其笼络在法治之下。而如今,或许各部职权、朝廷制度为防人为的过度插手,也应该立法。但若是连朝廷都要被律法限制,那……”

俱泰懵了,他声音有点发抖,喧闹的酒楼内,他看向殷胥,几个字似乎不敢说出口一般:“圣人的权职也要立于法中?”

殷胥露出一点迷茫的神色:“这想法似乎有些太过天方夜谈,但从去年开始,元望开始整理高祖手札,其中有提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