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2 / 5)
崔季明心里头陡然慌了起来,她连忙迈开步子想去追上他。
这时候的崔季明,比他矮了一个头,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他的步子。这座城内几乎已经空无一人,街道上鼓着风,他宽袖吹的如同旌旗,为数不多点起的几盏灯笼在飘忽打着转,明明是皇帝,却没有一个人跟在他的身边。
走进一处院落内,他进屋有序不紊的点上灯,取一点清水来坐在桌案前,摊开绢丝的圣旨,好似还端坐在书房中般,用指尖拈着墨条,在砚内磨墨。
她再没有以前欣赏他这般动作时的心态,跪坐在桌案对面,揪紧了整颗心。
她知道前世他死了,正因如此,眼前每一秒都好似在她面前燃烧着一根即将到头的短绳。
殷胥终于磨好了墨,笔尖捏尽清水,沾在砚内,他一手扶袖抬起手来,笔尖靠拢向圣旨,却顿住在空中。
他面上浮现出种种细微深情,却好似有一股力道在与他作对似的。只见着一滴墨从笔尖凝聚等待了许久,最终力竭的掉向纸面,殷胥才猛地回过神来。
他半晌轻轻的叹了一句:“好似写了什么,就真的会有人去看似的。”
殷胥抬手将笔放下,他吹了吹那点墨痕,将卷轴卷回原状,他手指蹭过卷轴,忽地自言自语:“……若你没来,我还有许多话想跟你说。但你来了,我什么就都不必说了。”
崔季明微微瞪大了眼睛,呆在桌案前。
他说的显然是她。
崔季明心中忍不住喊道:不、你还可以重活的。
你还可以跟我再说千万句话,你还可以跟我再闹无数次没必要的别扭的!
我都会听的,哄多少次也无妨!
殷胥已然扶着桌案起身,他拿起了门框上挂着的灯笼,他此时已经坚决赴死,朝着城内街道另一端走去。崔季明连忙拔腿,跟上他脚步,殷胥独自一人在街上走过很长一段路,踏上了靠近黄河边的那一处城墙,高高的城墙下便是湍急的河水,他手指擦过布满灰尘的砖墙,探头朝下看去。
崔季明也探头,她已经认出了这里。
这样的天险,正是晋州,城墙下靠近河岸的断崖边,还藏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这里的城门。
这边城墙也有许多箭垛,他坐在了两处箭垛之间凹下去的位置,将灯笼放在了身边,朝还在攻城激战的方向看去。
他面上竟露出了一点笑意,头仰倒在城墙砖上,吐息之间有朦胧的白气。
崔季明不知道这是幻觉,还是她真的回到了前世最后的时分。
她希望是后者,至少殷胥还有她作伴,而不是独自一人死在这城楼之上。
殷胥:“若是……我也能弯弓射箭,跟你站在一处该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