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节(3 / 6)
朝廷之前穷了那么多年,如今就算境况好转,也好不了太多。是殷胥胆子太大,如同剑客比武时豁出命去贴着对方的剑刃,妄图寻找到一丝破绽。他看起来性格并不是如此豁的出去的,刚登基的时候,天底下也没有几个皇帝像他这样如此快的接手朝政的。
是行归于周预估错误。
他们以为殷胥登基,是大邺最虚弱的时刻,是黎明前恍惚的打盹,以此时机,几面夹攻,将这浑身是伤的庞然大物扼杀在浑噩之中。
然而事实却是,大邺好似在他的掌控下,成了个跌跌撞撞却磨牙吮血,红了眼的困兽。
皇位上的人,一般断是做不出殷胥这种决断。每个都觉得自己能坐拥天下很多年,都会想未来,想着如果战事平定后,这里是隐患,那里也是沉珂,难免束手束脚。
然而殷胥却并不想,他根本不考虑未来,如同疯子一样好似大邺过了今天就没明天,一定要将行归于周的势力扼死在眼前。
言玉相信,如果不是这样的行事,或许行归于周早就如计划那般攻下汴州了。
然而他想起外界关于崔季明与他的传言……知道崔季明是跟这样一个年纪相仿少年枭雄在一起,他心中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
她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难道殷胥知道了她的身份,还肯让她出来带兵打仗?
她以后年纪渐长,又该如何……?
李治平:“我是不打算撤兵,可以想办法反击,就算弃了兖州也无妨。”
言玉转脸:“李公打算如何反击?”
李治平扫了一眼,不打算说,转话道:“我认为五少主既然想撤,还是早日回建康的好。建康周围如今也不安定,或许还需要五少主去主持场面。”
言玉没说话,他盯着李治平看了片刻挪开眼来。
崔翕一派的倒下,致使行归于周内的平衡完全被打破,李治平毫不掩饰狼子野心。
如今意见发生了分歧,崔党一派无人接替党魁,不可能再用投筹商议的方式决定行事,如今是各自为据,谁也不顾谁了。
而言玉当时也是过于看好了山东的局势,才北上来了这里。既然来了,李治平绝不可能就这么放他回建康。崔翕一死,只要再杀了他,李治平可暂领整个行归于周,纵然各个世家有意见,怕是短时间也反抗不了他。
二人一阵无言,言玉正打算说自己即日回建康,准备告退,李治平却忽然开口:“崔翕倒了之后,崔家在建康附近不少旁支都该修剪,却不料有一位这几个月都躲躲藏藏的江左崔家旁支,前来求我庇护。他说崔翕杀他妻小,他为躲避提前躲了起来,一切都是为了灭口。”
言玉有些不明所以。
李治平转脸笑了:“他与我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