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2 / 6)
有再来确认的心境。她双手提起整个胡椅来,将他连人带椅挪至墙根,方知一个人少了腿,竟可如此轻巧。
中年男子面露灰黄的死相,窝在椅内。崔季明道:“只是暂时失去知觉动态不得,您还能拉弓。坐在这里观战局吧。”
她拿起了他的长弓和箭矢,道:“我这一会儿怕是要大战一场,生怕兵器不够。不得不先借您一用。”
中年男子也说不出话来。
阿史那燕罗却在城墙上沉默了。
他是请来的最后一道保险,为的就是要崔季明最起码能输在倒数第三四个人的位置,令人觉得后头仍有她赢不了的高手。而若是崔季明再继续打下去,那中年男子之后的几个武人,基本是她两三下便可撂倒的庸手。
此刻,下手吧!
阿史那燕罗猛然回头,他架起身边的角弓,朝天空发射了一枚鸣镝,青天白日之下,尖锐的声响划破了上空。连崔季明也朝上抬头望去。
无数突厥人猛然拔刀朝言玉和他侍卫的方向而去。
而言玉的身影一闪,随着几个侍卫如游鱼般往城墙两端而去。
阿史那燕罗不会给他逃脱的机会,他正要命人追上使,站在城墙外侧,却有一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的侍卫率先动作了。阿史那燕罗一惊,对方虽人数颇少,但也与他预计不符。
这一排侍卫站在城墙的最外围,而城墙上几乎挤满了人,阿史那燕罗这类将领为了能看清则站在了城墙最内侧。
这外侧的侍卫,作突厥卫兵打扮,利用的便是这一点。他们手持长枪,猛地抡出去横扫。靠近他们的都是突厥的低级将领,有的直接被扫翻,更多的则是忙不迭的向后撤,避开长枪的范围。
他们这样往后一挤一退,阿史那燕罗那样的高级将领,差点就被推下城墙去。
阿史那燕罗没想到那些战场上就表现马马虎虎的小将们,居然在此情况下如此惊慌失措。眼见着骚动越来越大,他身边几个人已经被挤得掉下城墙,他吼道:“拔刀!不要再后撤了,拔刀上前杀了他们!”
然而如此骚动之下,底层的将领已经不知所措到听不见声音了,夹在中间还算清醒理智的将领纵然想拔刀,但如此拥挤哪里还拔得出来。有几个不要命的,宁肯劈伤身边人也要拔出刀来,在人群中高高抬起了刀却冲不到那枪兵身边。
城墙边响起了哨声,那些持长枪的侍卫,又上前一步!
城墙下的崔季明听见了骚动,抬头往上看去,两侧如下饺子一般噼里啪啦往下掉人,三四米的摔不死人,那些突厥人哪里还管得上崔季明,掉下来之后摔断腿的倒地呻吟,未受伤的便爬起身来,拔刀要冲出这长道,再回到城墙上杀敌。
混乱之中,崔季明猛地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