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37节(3 / 6)

季明唇角的笑意变得讽刺且了然,她微微后撤了几分,搭在他后颈的手指收紧。

言玉猛地回过神来,他沉沉叹了一口气:“你学坏了。”

崔季明笑:“就我这种不停污染身边人的,还能跟谁学坏去。你要承认,我骨子里就不是个好玩意儿。”

言玉:“你后头这句想说的是我吧。你要知道,如今皇姓与世家在权势上的矛盾、北地新产生的伦理道德与南方的传统体制之间的矛盾、兵权之间的矛盾,一切都造就了行归于周的存在。你不用觉得怕我不肯对你说真话,因为你姓崔,你的妹妹、你的阿耶都绑在崔姓上,你不可能与行归于周做对的。”

崔季明微微松开了手,她被说中了心思。她本想了解如今的局势,明白想要迫害阿公的究竟是些什么人,却不料她从一开始,便被划定了阵营。从蒋经说“天下分二,你必须要找个位置”,到阿公一次次要她归家别再来往,仿佛她一直在想要替贺拔家出头、替凉州大营出头,是可笑且幼稚的。

但就算如此,崔式也没有说什么。他从来没有将想法强加于她身上。来凉州一事他知道、杀蒋经一事他也知道,但崔式始终不想对她提起“行归于周”。

崔季明面露茫然:“到底他们是个什么样的行事,所有的世家都在南方么,长房也有参与么?”

言玉道:“行归于周最早成立,与杨、李、卢三家逃至南方不无关系。三姓狱灾你或有耳闻吧,弘农杨氏、陇西李氏是自大邺立国初始就被高祖针对过的族姓,杨氏甚至差点在高祖北上时,被满门灭族。范阳卢氏不过是后来与李氏有通婚,又多次助李氏,才被牵连。”

崔季明表情变的微妙了起来。

杨、李。

隋、唐。

纵然后世有史家说李、杨均是鲜卑血统的旁门左道,强挂上了这两族的名号。但他们的崛起,必定也没少借这两姓的势力。

高祖原先也曾恐慌过这个啊。更何况杨李皆为北朝氏族,而殷姓则是在南地篡权后打上来的。高祖上位后,命太子迎娶宇文氏,又使改汉姓的鲜卑人归鲜卑姓,重用北地汉姓世家,也是生怕北地族姓的不满吧。他当年上位,有多少的小心翼翼,崔季明隔百年再看来仍然吃力。

言玉:“本来是三姓想要报复,但有前朝的事情在前头,虽显宗登基后承认或许高祖做的过分,但却仍然不怎么在朝堂上启用三姓官员,杨李卢想报复也没个落脚点。至后来,为了笼络其他或强盛、或衰败的世家,他们编出了一套谎话,一个冠冕堂皇的未来。却不料有一大批人,觉得这谎话是可以当真的,是可以实现的。”

言玉:“各个世家经历几百年的沉浮,各有野心,谁都不安生。五胡乱华三百年,这牌洗的乱七八糟。如今在长安,就连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